拉下旋和上旋的身體部位職責是相同的,都是身體負責向前,手上負責摩擦。只是在重要性和練習順序上,拉下旋是先手上保證摩擦,再加身體向前。拉上旋是先有向前感覺,再抓球保證弧線。并不是說動作分兩步做,而是考慮的方式相反。比如起下旋,球很轉,開始就是要保上臺,多摩擦,身體不怎么用(發力),是加轉。摩擦練得越來越穩,身體就可以增加越來越多的向前力量,前沖性越來越強。至于在實戰中,外人看到的動作是仍然用了很多身體的,向前的勁很足,那也是在平時練好的保旋轉的基礎上的。真正高手的前沖都是有明顯弧線的,都是能沖削球的,跟有些業余增大撞擊減少摩擦的方式是完全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