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經典的訓練套路“推側撲”為例,有的孩子看幾遍就會,有的孩子學了好幾節課腳底下還拌蒜,其中差異就在“協調性”。
與網球、羽毛球等球類項目相比,乒乓球的絕對運動范圍并不大,球臺長2.74米*寬1.525米,球場不過四五十平。
但是,看似小,實際球速超快,想在球場上“健步如飛”,絕非易事。
所以,即使訓練再刻苦,在實際乒乓球比賽中,依然存在大量步法不到位,需要憑借身體協調性、良好手感進行機動調節的情況。
另一方面,“空間感”常常被忽略。
眾所周知,許昕的中遠臺技術獨樹一幟,號稱“人民藝術家”“神球制造器”,姑且不評價這樣的稱號是否妥當,單論許昕的空間感覺,委實超一流。
但是,“空間感”并不意味著非要中遠臺操作。
張怡寧牛皮糖似的反手防守、王楠的側身撇拉斜線大角、張繼科標志性的霸王擰、馬龍信手拈來的正手反拉,都是卓越空間感的生動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