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經(jīng)打球的時候,由于缺乏真正懂球高手的指導。哪怕是專業(yè)的乒乓球教練,一般也只能發(fā)多球,沒法真正告訴我擊球要領和糾正我錯誤的動作。
因此很長一段時間,我在面對上旋來球的時候,我總是喜歡帶一點摩擦過去,雖然也不是強烈的弧圈球,好像不摩擦就沒法擊球了一樣。總覺得只有摩擦了擊球才穩(wěn)定,不摩擦擊球就不實在。而很長時間也沒有人糾正我的動作,我也就一直這樣打。自己也渾然不知其實是不對的,只是感覺這樣的攻球?qū)Ψ降耐{不大,哪怕發(fā)了力也沒有那種“打透“的感覺,而我又沒法和橫板兩面反膠的對手拼弧圈相持,因此輸了很多球。
前段時間有幸得到了高人(世界級球員)指點,頓時我的很多技巧和感覺都突飛猛進了。其中令我非常印象深刻的就是:所有上旋球和不轉球都幾乎不帶摩擦,直接撞擊過去。整個人身體收緊,轉腰發(fā)力,動作做完整。在訓練的過程中,老師親自示范,并且糾正了我的動作,我自己領悟也挺快的,逐漸就掌握了不摩擦純撞擊的感覺。并且發(fā)現(xiàn)這樣子擊球穩(wěn)定性絲毫不減,回球速度快并且沉,對對方的威脅性大大提高了。
后來我也學習了直板正膠突擊下旋球,那種感覺更是一個字“爽”。只要動作正確,位置適當,機會一來,“啪”的一聲,球就過去了。速度是真的快,并且沒有弧線,只要角度不太差,對手基本很難能有質(zhì)量回球。只有對于那些不便于直接突擊的下旋球,才會加摩擦拉一板弧圈球。畢竟正膠的精髓在于撞擊而不是摩擦。
這個效果真的是立竿見影,馬上我就有了那種“打透膠皮“的感覺了,球落在球板上的聲音都和之前截然不同了。之前是”噗噗“,之后明顯聲音變得明亮起來,是”啪啪“的聲音,并且伴隨著那種合上力量透板的感覺??梢哉f,我是有了前所未有的體會,也總算是打出了直板正膠的特點了。
同時,老師還教了我其他的一些擊球要點,真的是每個都在點子上。從正手攻打上旋球,到突擊下旋球,再到用于正手起下旋球的弧圈球和反手推擋等。每新學到一項技能,我就感覺自己的技術有了新的突破。
在這樣的改變下,我的正手攻球質(zhì)量肉眼可見的高了許多(也就是單板質(zhì)量提高了)。在和比自己實力強的對手訓練的時候,對方明顯感覺受到的壓迫感提升了許多,好多球?qū)κ忠膊坏貌槐粍油伺_了。在一場訓練賽中,我曾經(jīng)贏不了的一個對手(差距也不是很大那種),被我3:0橫掃。后來回看錄像,我終于有感覺自己打出了一點直板正膠的風采了。
誠然,我自己的正膠技術還有很多缺陷,也還有很多不足之處,后續(xù)還要繼續(xù)努力。但是我真的發(fā)現(xiàn),有個好的老師指導比什么都重要。無論是和球友討論還是自己摸索,或者是看網(wǎng)上的視頻,都不如找一個真正的高手去教學來的實在??梢赃@么說,和高手學幾天,就能抵得上自己摸索太久太久。
我之前自己走過不少彎路,因為自己之前是打過反膠的,還是用打反膠的固有思維去打正膠,形成了一些錯誤的習慣。同時我也曾經(jīng)遇到過自己是打橫板兩面反膠,完全不會教直板正膠卻還亂教,誤人子弟的教練。現(xiàn)在看來,能找到一個真正厲害,并且會教學的高手,才是提升球技的王道。況且現(xiàn)在能找到一個會打正膠的教練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我能遇上如此高手也是三生有幸了。
附帶說一句,碳素290打直板正膠真的挺不錯的,進攻速度快,拉弧圈也不錯,穩(wěn)定性也挺好。唯一的缺點就是底板比較重,大概95g左右。如果反手要貼反膠橫打可能要考慮好膠皮重量問題。不過我打一面正膠一面長膠,就不會太擔心這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