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損傷是一種嚴重的醫學狀況,其危害取決于損傷的部位和嚴重程度。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危害:
運動功能喪失:脊髓損傷常導致運動功能的部分或完全喪失。損傷部位越高,影響的身體區域越大。例如,頸部脊髓損傷可能導致四肢癱瘓(四肢癱),而胸部或腰部損傷可能導致下肢癱瘓(截癱)。
感覺喪失:受損區域以下的感覺可能會喪失或減弱,患者可能無法感知疼痛、溫度或觸摸。
自主神經功能障礙:脊髓損傷可能影響自主神經系統,導致血壓不穩定、體溫調節困難、心率異常等問題。
膀胱和腸道功能障礙:許多脊髓損傷患者會經歷膀胱和腸道控制的問題,導致尿失禁、便秘或其他排泄困難。
呼吸問題:高位脊髓損傷可能影響呼吸肌肉的功能,導致呼吸困難,甚至需要機械通氣支持。
慢性疼痛:脊髓損傷后可能會出現慢性疼痛,包括神經源性疼痛,這種疼痛可能難以控制。
并發癥風險增加:長期臥床或活動受限的患者面臨褥瘡、血栓、感染等并發癥的風險增加。
心理和社會影響:脊髓損傷對心理健康也有重大影響,可能導致抑郁、焦慮和社交孤立。此外,生活質量和社會參與度可能顯著降低。
脊髓損傷的治療通常需要一個多學科的康復團隊,包括醫生、物理治療師、職業治療師和心理健康專業人員,以幫助患者最大程度地恢復功能和提高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