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MC是一種良性、非炎癥性、可逆性病變,但研究顯示結腸息肉是其最常見并發疾病[3]。息肉是腸道局部黏膜增生、肥厚而形成的黏膜隆起樣病變,雖然它是一種良性疾病,卻已被公認為腸癌的癌前病變,約有70-90%的腸惡性腫瘤,通過“腺瘤-不典型增生-癌”的模式發展而來[4]。
2021年,根據國內一項發表在權威期刊《中國內鏡雜志》的研究[5],納入近7年的378例行電子結腸鏡檢查并診斷為MC的患者的內鏡資料,對結腸黑變病(MC)的檢出率及其與性別、伴發腸道疾病的相關性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發現MC的檢出率呈逐年升高趨勢,年齡 ≤ 60歲的患者中,女性檢出率高于男性;大于60歲且小于80歲的患者中,男性檢出率及上升幅度大于女性。
其中,結腸息肉是MC最常見的伴發疾病,約占28.31%(107/378), 以腺瘤性息肉為主,占71.96%(77/107),其他合并疾病主要包括:結腸癌(6.32%)、結直腸炎(5.03%)和炎癥性腸病(2.12%)。
MC與結腸直腸癌發病率相關性則不明,2017年一項發表在《Gastroenterology Rev》的研究[6],對歐美等發達國家結腸癌患者患大腸黑變病發病率、嚴重程度及大腸黑變病程嚴重程度與結腸癌發病率之間的關系進行分析,結果顯示,MC與結腸癌有著相似的發病位置(主要發病于結腸的末端,其次在橫結腸和盲腸);對于已患結腸癌患者,其遠端區域色素沉著的強度高于近端區域,但MC與結腸腫瘤之間內在聯系尚無法確定,談癌色變,始終是怕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