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比賽,關鍵場次,關鍵對手……決定命運的時刻,就這種事總能讓她碰上你就說玄不玄就完了
第一次,2019年日本乒乓球世界杯女團決賽,丁寧因傷退賽,當時的伊藤儼然已經成為了東京周期女乒頭號威脅。孫穎莎一個00后小將臨危受命替補打一單,決勝局打到7:10,伊藤手握三個賽點,日本主場優(yōu)勢觀眾都在為伊藤加油,教練席reaction視角李隼馬琳和一眾女隊的姐姐們感覺都要上呼吸機了,孫穎莎面無表情一分一分追,連得五分實現(xiàn)驚天逆轉。其中最關鍵那一分接發(fā)球反手擰拉上臺直接一板得分,小小年紀在關鍵球的處理上真的是膽大心細,敢下殺板,可以說那場比賽就是她上東奧單打的敲門磚。
第二次,2021年東京奧運會,前一天混雙決賽丟金,日媒爭相報道,稱之為中國的“國恥”。伊藤美誠剛拿了一塊混雙項目的奧運首金,勢頭正猛,且又是日本主場優(yōu)勢,和孫穎莎的女單半決賽被輿論推向了一個無法想象的高度,這場比賽的關注度遠超之后陳夢vs孫穎莎的女單決賽,當天是工作日,我們單位幾乎全員摸魚,都在抱著手機看直播,忘了是第三局還是第二局開局就被打了一個3-9,眼看伊藤馬上要拿到局點,全國人民的心臟都被吊飛起來,孫穎莎再次面無表情開始逆轉,最終以大比分4:0把伊藤留在了四強。其實東京的時候陳夢狀態(tài)還在巔峰期,對伊藤是全勝戰(zhàn)績,即便孫穎莎輸了那一場伊藤也拿不到金牌,冠軍還是中國的,但當時的輿論已經炸了鍋,國乒的梯隊建設遭受重大質疑,由比伊藤還要小半個月的孫穎莎來擊敗她,會師決賽包攬金銀,才是優(yōu)中選優(yōu)的最優(yōu)解。這一次的機會孫穎莎又把握住了,全方位向教練組展現(xiàn)了自己守半?yún)^(qū)的實力和大賽中的抗壓能力。雖說巴黎奧運會名單敲定之前誰都不敢說穩(wěn)上,但其實從東奧零封伊藤那一刻開始,孫穎莎就已經碰到巴黎奧運單打名額的一角了
第三次,2023年德班世乒賽,此時女乒外協(xié)的最大威脅早已經不是伊藤美誠,而是這個周期全面爆發(fā)的早田希娜,相比伊藤那種情緒不穩(wěn)定上限高但下限低的神經刀,早田屬于硬實力非常厚實的,下限相當之高。女單1/4決賽早田戰(zhàn)勝王藝迪,決勝局硬扳9個賽點,爆分爆到21-19,是繼2017年平野美宇之后日本乒史上第二個闖進世乒賽半決賽拿到牌牌的女單選手,至于是個什么顏色的牌牌,半決賽中狹路相逢的孫穎莎即將告訴她答案,在此之前孫穎莎對早田已經實現(xiàn)了五連勝,所以六連勝毫無懸念,打完外協(xié)第一女單之后孫穎莎與陳夢會師女單決賽,幾乎是東奧女單決賽的重演,只不過這一次,孫穎莎給自己的牌牌換了個顏色,成為了世乒賽史上第一位00后單打冠軍,實現(xiàn)了世乒賽金滿貫,積分一騎絕塵,提前鎖定一張巴奧單打門票。這兩場當中半決賽的意義是不亞于決賽的,從早田連追9個賽點就能看出這個小姑娘的韌勁有多強,每次和孫穎莎比賽的時候都會先在賽場旁邊架上一部手機錄像,比完回去和教練一起研究,贏下王藝迪以后哭得很令人動容,實話說如果她不是日本人或者我不是中國人,或許我會成為她的球迷為她加油。如果讓她打進決賽那就是日本女乒史上第一人,再加上陳夢以前打早田其實贏得并不容易,吉杯,危……
第四次,2023年杭州亞運會,家門口的大型賽事,四年一度,中秋國慶假期,關注度不比奧運會低到哪兒去。國乒教練組對這次亞運會的排兵布陣在我看來某種程度上應該是對巴奧的預演,同時也是在嘗試一些變陣的可能性,所以雖然兩組女雙一起爆冷止步八強,女單半?yún)^(qū)失守,馬琳差點下課,但也確實提前發(fā)現(xiàn)了問題,不至于到巴奧才暴露出來丟個更大的,女乒依舊是穩(wěn)的,反而是男乒雖然包攬四金但實際上非常危(按下不表)。再說回孫穎莎,前面提了,家門口的比賽,四年一度的亞運,中秋國慶假期,兩組女雙爆冷止步八強,女單半?yún)^(qū)失守,早田醬再次創(chuàng)造歷史,成為繼1994年廣島亞運會小山智麗之后日本乒史第二位闖進亞運會決賽的日本女單選手,輿論壓力巨大,女單決賽就在國慶當天的黃金時段,對手是巴黎周期沖擊力最為強勢,威脅遠超東京周期伊藤美誠的早田醬,且孫穎莎亞運身兼四項賽程緊張,早田醬在體能和精力方面有優(yōu)勢在,再輸一次可就要在國慶當天,在家門口,全國人民一起聽那喪門催的《君の代》了……好家伙buff疊滿,比東京那次還要滿……好在孫穎莎再次抗住壓力,沒讓早田醬復制小山智麗的歷史,大比分4-1送了早田醬一個十連敗,又給全國人民上了一劑定心丸。同時對于教練組來說,孫穎莎的表現(xiàn)足以證明了她不但守得住半?yún)^(qū),守全區(qū)也不是沒可能,畢竟女乒方面比較有威脅的外協(xié)基本都在亞洲,不像男線那邊還有不少西歐勁敵,休斯頓、新加坡、德班再加上這次的亞運,已經多次驗證了孫穎莎同時兼三項或四項的情況下的單打統(tǒng)治力和沖金能力
就這劇本擱誰身上都得是大女主配置吧?追競技體育追出一種比網(wǎng)文還爽比電視劇還精彩的感覺,我早就說該找個廟算算,孫穎莎可能真的就是命里帶火……
————————————
評論區(qū)樓中樓回復總莫名其妙被吞,干脆就補在這兒了
關于東奧半決賽,評論區(qū)有答主說的很對,雖然陳夢在東奧前對伊藤全勝,但都是公開賽,同時也都在20年之前,大賽和普通比賽時的心理狀態(tài)是不一樣的,而且已經近兩年完全沒碰過伊藤了,所以就算教練組肯定會對陳夢打伊藤的情況做預案做特訓,也不及孫穎莎實打實的兩年內交手記錄和大賽經驗來得穩(wěn)妥,技術克制和心理優(yōu)勢占齊了。所以說在那樣的情況下孫穎莎只能贏不能輸,一旦讓伊藤殺進決賽,從心理層面爆種的可能性大大提高,陳夢就算贏下來也不會贏得很容易。當時女單半決賽解決伊藤危機之后有一種言論是“孫穎莎只是運氣好碰上伊藤讓她出名了,換xxx上也行”,對于這種論調我只能說,要么根本不看球不懂球要么就是別人的球迷討厭孫穎莎,偏心眼子都偏出銀河系了。
永遠記住一句話,競技體育沒有如果!舉個特別有對照性的例子,昕雯組合東奧前也沒輸過伊藤水鳥組合,比賽剛開始的時候我對象還特別有信心的說“這有啥懸念?誰能打得過許昕劉詩雯啊?”決勝局的那一球落地之前誰又能想到那塊混雙金牌會拿不到呢?
孫穎莎是當時女乒唯一一個除了對伊藤有優(yōu)勢以外同時克制任何削球怪球以及特殊打法的,她的高球商,對旋轉天賦拉滿級別的理解,閱讀比賽能力和現(xiàn)場解題能力,無論碰到什么類型的外協(xié)都有打穿的實力,最重要的還有極致抗壓能力(整個國乒史男女都算上抗壓能力都能排進前三),才是給到教練組守半?yún)^(qū)的底氣的關鍵。甚至東奧已經過去兩年多了,她都還是那個唯一。
東奧教練組給孫穎莎和陳夢的任務很明確,孫穎莎是守區(qū),陳夢是沖金,考慮到孫穎莎那兩年的狀態(tài)本來就是外戰(zhàn)全勝然后換著輸各個隊內主力,再加上完成守區(qū)任務之后心理上就松了,所以決賽輸陳夢也算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對于那天抱著手機摸魚追比賽的觀眾而言只要冠軍是中國的就行,至于具體是誰的,其實并不重要,所以陳夢拿了單打奧冠,一鳴驚人收獲國民度觀眾緣的卻是孫穎莎。另一方面也證明了教練組老頭子們看人的眼光之老辣,對一名運動員而言,擁有大賽氣質是非常可遇而不可求的,恰巧孫穎莎就擁有這種氣質。
所以說機會來的時候就看你抓不抓得住了,這種劇本也不是誰拿到都能次次考滿分的。
———————————2024.3.10—————————
終于有時間來更新釜山世乒賽了
說實話哪怕現(xiàn)在距離釜山世乒賽女團決賽已經過去了十多天了我那個后勁還沒散干凈
但講決賽前我還是想先提一下小組賽第一場莎莎對印度的A·穆吉克輸球的事,賽后采訪莎莎自己說其實她能看懂對方的球,作為外行我沒辦法從技術層面去解讀那場比賽,但也能看得出她第二局的戰(zhàn)術大概率是沒問題的,至于為什么輸球,我覺得有可能是存在輕敵,又或者應對方式過于單一戰(zhàn)術執(zhí)行得不夠堅定,總之確實很遺憾。印度乒乓球隊是一支全員特殊打法的隊伍,在如今全世界乒乓球界都在死磕兩面反膠弧圈打法的局面中算是一支奇兵,雖說特殊打法上限不高殺生不殺熟,但在準備不足的情況下確實容易被打個措手不及,雙打中顆粒膠更是有奇效,以A·穆吉克為例,她是正手半長膠偏生膠反手軟防弧,就這個軟防弧全中國專業(yè)隊里都找不出一個來,就連業(yè)余的公園打球大爺都沒幾個在用了,國家隊連個防弧陪練都找不到,賽前訓練的時候邱貽可用這個給莎莎陪練,那球幾乎都打不上臺,結果到了比賽過程中莎莎用同樣的方法應對被穆吉克看了一串的回頭球,明顯的賽前準備不充分。國乒曾經也有過百花齊放的時期,每種打法都有實力強勁的選手,可是因為一次次的改球,特殊打法的前景越來越不看好,能打出來的幾乎都是橫拍兩面反膠弧圈快攻,特殊打法最后只能淪為陪練,越來越沒有人學越來越沒有人練,亞運女雙翻車都沒能讓教練組產生危機感,依舊不重視,依舊輕敵,希望這次世乒賽能讓國乒放下傲慢重新重視起特殊打法吧
但我要說的重點還不是準備不充分導致輸球,而是輸球后賽場外的一系列抓馬。
莎莎第一盤輸球后很快調整過來第四盤又拿回了一分,國乒女團小組賽對印度3-2取勝。退一萬步講就算這一場小組賽最后真的輸了其實也不影響出線。
然而“孫穎莎爆冷輸印度 使國乒陷入苦戰(zhàn)”的熱搜掛了整整三天,輿論場上仿佛是天要塌了一般,鋪天蓋地的質疑聲。媒體夸大其詞造成不良導向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可見國人對乒乓球這項運動的刻板印象有多深,這種只能贏不能輸?shù)妮浾摲諊o運動員的壓力太大了。
女團決賽那天正值元宵佳節(jié),又是周末,幾個小時前男團半決賽3-2險勝東道主韓國男團,說真的當時這套祖?zhèn)鞯寞Bbuff一出來我就已經開始有預感了,腦瓜子嗡嗡的里邊只有一句話“woc不是吧?又來?”
后邊的情況大家也都知道了,第一盤孫穎莎對張本美和3-0拿下,第二盤早田希娜職業(yè)生涯首次戰(zhàn)勝陳夢,在大比分1-1的情況下王藝迪沒能穩(wěn)住心態(tài)再輸日女平野美宇,而且還是被零封……王藝迪啊王藝迪,怎么又是你?都第幾次了?要知道,我們國乒女團已經很久都沒有過大比分落后的逆風局了,眼看可能要就重演2010年莫斯科慘案……
插播一下王藝迪,她其實技術上是沒什么問題的,單板質量很高,身體素質極好,問題在于她的球商很一般,打球缺少變化,無腦掄,更大的問題是她心態(tài)脆,抗壓能力差,關鍵分把握不好,大賽掉鏈子。平野本就是速度流,她不主動變化調動平野的結果就是頻繁被平野帶進自己的節(jié)奏里,就連馬琳都不看好她能拿下第三盤,第二盤之后就叮囑陳夢準備第五盤了,哪怕是她上一次對上平野美宇還是她零封對方。也算應了乒圈一句名言,教練組看好的不一定行(比如梁靖崑),但教練組都不看好的一定不咋行(王藝迪)。
然而對于王藝迪本人我本沒有任何惡意,甚至是有些心疼在的,她從來沒有被真正看好過,也從來不在教練組預期的奧運名單里,哪怕都打到世界第二了卻連個像樣的教練都沒有,專屬體能教練更是想都不敢想,整個巴黎周期她都被用作莎夢魚的磨刀石和平衡積分的工具人,她比誰都更想贏,也更怕輸,越是賭不起,越是不敢出手?釜山世乒賽也是她第一次登上團體世界大賽的淘汰賽,現(xiàn)在看來極大可能也是最后一次了。
陳夢也挺不容易的,30歲了,身體機能和神經反應力都不在巔峰了,還要和小年輕們卷生卷亖。早田本來就是題庫型選手,打得越多越熟悉的她打得越得心應手,陳夢又有點慢熱,bo5的不確定性更強,如果是bo7的話早田不一定有機會,還有最后那個滾死網(wǎng)的幸運球,沒有給陳夢追分的機會。
總之是在二三單全部失利大比分1-2的天崩局面下,孫穎莎提著砍刀……啊不是,提著球拍出來了,眼神里全是殺氣,那一刻真的氣場兩米八,用韓國名將鄭榮植解說時的原話來形容就是“今天就是天王老子來了也得贏”
第四盤中日一單對決,早田放棄了成都混團時期近臺搶速度的戰(zhàn)略,重新找回自己中遠臺相持的優(yōu)勢,年初多哈球挑孫穎莎也是跟她打到決勝局才分出勝負,又剛剛突破了陳夢,信心大增,所以這一仗孫穎莎不但要贏,還要贏得漂亮,要強硬的把日女的氣焰給摁下去。
原答案中我提過早田是個很有韌勁的運動員,拋開國籍我是很欣賞她的,東京周期她還是玻璃人蘋果渣,體質很差,生病受傷家常便飯,球商算不得出挑,還是個假左,那時候基本沒什么人看好她,現(xiàn)在卻是女乒頭號外協(xié),不但身體素質提升了很多,甚至連假左最普遍的正手合力問題都克服了,球商不夠靠苦練技術來湊,比賽中搏得很兇。
我原本以為這會是一場惡戰(zhàn),尤其是早田開局很快先拿下兩分的時候我的心都揪起來了,但內心還是非常堅定地相信孫穎莎一定能贏,一定能3-0贏。
然后就是一連串的得分,第一局11-2結束,早田除了開局的兩分以外沒能再拿到一分,變相地剃了早田一個光頭,一下子讓我想到了多哈打美和那一場,23年名古屋,天才少女美和帶著研究了很久的戰(zhàn)術妄圖將世一斬于馬下一舉成名,卻在決勝局被逆轉,沒過多久多哈再戰(zhàn),第一局就被剃了光頭,根本找不到有效得分手段,心態(tài)都打崩了。這一次的早田也是直接被打成啞巴,后面兩局得了分都叫不出來,被孫穎莎層出不窮的變化調得前后左右來回跑,技戰(zhàn)術根本發(fā)揮不出來,幾乎找不到可以進攻的球,三局小分分別是11-2、11-7、11-6,堂堂外協(xié)一號女單啊,甚至沒有一局拿到9分的,算上第一盤打美和的,日女乒一二單兩盤六局一共才在孫穎莎手里拿下32分,這個數(shù)字算出來我直接起了一身雞皮疙瘩。
只能說這就是孫穎莎,這就是大賽的孫穎莎,這就是重壓之下的孫穎莎!!
對于早田這種多次突破國乒主力的一流外協(xié),別的國乒選手也能贏得過她,但在這樣的局面下,還能贏得這么漂亮,贏得這么提振士氣,只有孫穎莎能夠做到!!
也是第四盤的勝利,給了陳夢自我救贖的機會,真的有很久都沒看到過陳夢出現(xiàn)過第五盤打美和時那樣堅定的眼神了。
因為夢姐此前從未跟美和交過手,所以有過四勝美和經驗的莎莎第五盤也沒有缺席,第四盤結束后飛快跑著去換衣服,局間小嘴叭叭叭不停地給夢姐支招,最后一球落地,別人都是起身歡呼,只有她是腦袋倒栽蔥的姿勢,幾秒之后才直起腰來,不知道是不是弦繃得太緊已經緊張到脫力了……賽后夢莎對著哭的場景無論看多少遍我會都忍不住鼻酸,壓力太大,太不容易了
哦對了,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女隊賽后總結大會硬生生開成了孫穎莎表彰大會……
釜山一戰(zhàn)之后,我愈發(fā)相信孫穎莎會是那個創(chuàng)造歷史的人,也許,就在不遠的巴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