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研究所內的工資相對偏低呢?(研究所的工資放在社會中絕對值并不低,只是相對于互聯網大廠,芯片大廠相對偏低,畢竟能進研究所的都是本碩雙985或者強211的同學)
研究所工資偏低的原因是多種因素造成的,在一套組合拳的打擊下注定工資高不了:工資總額制度,競標制度,批產制度,終身免費維修制度等等。
工資總額制度把研究所全體員工的工資限制為一個固定值,盤子里的菜就這么多,分的人越多,每個人的工資就越低,領導干部分的越多,基層員工分的就越少。這也可以解釋為何研究所沒有加班費或者加班費很少很少,聊勝于無。因為根據目前的加班強度,如果真的按照周末加班雙倍工資,節假日加班三倍工資來發加班費,工資總額根本不夠,所以就沒有加班費了,只能通過年底發年終獎的時候給加班多的同事多發些年終獎彌補一下,但是在總量固定的前提下,多發的年終獎也遠遠小于按照勞動法的兩倍工資,三倍工資發的加班費。(我跳槽時拿到的一個offer,這家公司周末加班發雙倍工資,周六加一天班的加班費有3000塊,這種加班費對于研究所來說無異于天方夜譚,是根本無法想象的存在)
競標制度造成了目前軍工行業的嚴重內卷,很多人以為軍工是壟斷行業,但實際上軍工行業的壟斷是針對甲方而言,畢竟甲方有且只有一個,但是對于乙方也就是研究所來說并不壟斷,甚至惡性競爭。目前的軍工項目幾乎都是通過競標上馬,有的項目最多能有十幾家軍工單位競標,為了拿到項目,有的研究所甚至不惜報價比成本低,寧可賠錢也要做。
為何賠錢也要拿下項目呢?因為軍工行業的項目具有延續性,以燈塔國的型號為例,假如沒有做過F16的雷達,那么在競標F22和F35的雷達項目中會處于劣勢地位,所以為了以后在F22和F35的競標中處于優勢地位,那么競標F16時寧可賠錢也要拿下來,就是為了在后續的型號中卷死對手。當然,甲方也懂研究所的小心思,所以不會讓其一家獨大,一個型號往往會讓兩家同時中標,給兩家都下訂單,而且會有意識的扶植競標第二名和第三名,縮小和第一名的差距。
賠錢中標的后果就是每賣出一臺,就會賠幾萬甚至幾十萬,加班越多,賣的越多,就賠的越多,于是工資越少(某些情況下加班和收入還真有可能成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