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一想到軍工第一反應就是暴利,但實際上國內的軍工只有5%的利潤率。因為軍工研究所對自己研制的產品沒有定價權,價格是由甲方對產品的成本評估后,根據5%的利潤率確定產品最終采購價格。比如一個產品經過價格審計后,確定成本為100萬,那么最終甲方的采購價格就是105萬,研究所賣一臺產品能掙5萬塊錢。
那么問題來了,甲方的價格審計是如何做的呢?答:只評估硬件成本。甲方在評估價格時只看產品的硬件組成,用的什么工藝,用的哪些芯片,產品里的軟件,算法,調試費用,都是不包含在評估成本中的,而且也不包含人員工資。(我也是在參與私企的外包項目后才知道私企的項目報價是包含員工工資的。)(價格審計這方面描述不太準確,評論區有仁兄說的更加準確具體一些)
因為只看硬件成本,這樣就導致評估的成本偏低,最終的5%利潤率對于研究所來說,實際只有大約2%,請問現在還有哪個行業的利潤率只有2%?去4S店買車,將售價對半砍,車企都有的賺,正是因為車企對于自己的汽車有定價權,所以車企員工的收入一直是高于軍工研究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