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國乒乓球超級聯賽為例分析一下就知道了。
一般人們以為,每一場聯賽,球隊之間比賽,賣門票給觀眾,這就有收入了。是的!
但是,不光有收入,還有支出。球隊的運營管理,球場的維護等等都需要錢的!
球隊運營的錢是整個體育比賽的大頭,而門票收入不到球隊運營的萬分之幾。
中國的乒超聯賽開始于1995年,客觀來說,聯賽長期處于“賠本賺吆喝”的境地。
2016年巴西里約奧運會期間,有體育媒體就曾對中國乒乓球商業化現狀寫過深度報道。
聯賽上座率能超過80%,但絕大多數是增票,真正能賣出去的門票,不超過10%。
經常出現一場乒超比賽有接近5000人觀賽,但實際門票收入只有幾千元的情況。
而每年維系一支乒超俱樂部的運營,至少需要500萬人民幣。
從2012年開始,聯賽運營已經舉步維艱了。2014年,乒超聯賽甚至找不到主贊助商。
這就是體育比賽內在的規律:體育不是依靠比賽賺錢。而是依靠體育衍生品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