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踐行的方式能看得見
“說一千道一萬,不如實實在在做一件。”口號喊的震天響,落實起來就如泥牛入海,杳無音信,甚至在領導催促之后還是看不到滿意的結果。
說到永遠不如做到,這是領導的最基本的要求,用實際行動來落實領導要求。領導安排的事情有回應,有著落。領導布置任務,不需要喊什么口號,而一個字“行”足矣。
領導安排任務后,雷厲風行去做,把各個環節都籌劃得很嚴密,在此期間根據時間節點、完成情況,進行定期與不定期匯報,遇到問題及時請示,且帶上至少兩套以上的方案。
當工作完成后,能夠及時的總結經驗、反思不足,與領導進行溝通,聽取領導的意見,并做進一步改進工作,在下次接到任務時,能夠把領導意見考慮進去。
試想一下,通過做事讓領導看得見,摸得著,同時也在實現自我價值,領導自然會把你當成“自己人”來培養,畢竟領導更需要能為自己創造價值,實現管理意圖的下屬。
2.輔佐的方式能體會到
作為下屬有自己的事情要做,同樣領導也有屬于自己的事情要完成。不是說完成領導交代的事情,就萬事大吉,而是在完成領導任務的基礎上,能輔助領導完成他要做的事情。
這就需要以前瞻思考與領導的意圖進行鏈接,進而讓領導的意圖得以更好的實施。這樣做可以將領導的權力延伸,也可以提前為自己做好布局。
通過現象可以分析判斷出領導的意圖,提早做好準備,以備不時之需,在領導提出想法的時候,能夠提供有利的數據支撐,以及客觀的分析,讓領導有一種省心的感覺。
平時在工作中,不單單是完成任務那么簡單,還要思考為什么這樣做,善于分析、思考,與領導的意圖達到“同頻共振”,跟得上領導的節奏,甚至已經提前前期準備。
比如,領導明天要開會,并沒有安排你寫講話稿,但根據以往的經驗,提前把講話稿寫出來,當領導想起來讓你去做的時候,你已經完成了,不僅不耽誤事情,還能讓領導體會到你的貼心。
試想一下,如果你是領導,遇到這樣的下屬,是否會對他青睞呢?有機會提攜一下,就在情理之中了。
3.幫助的方式能感覺到
領導的思維是多維度的,上一刻還在考慮公司的戰略問題,下一刻就可能被下屬之間的矛盾,產生內耗打斷思路,也有可能是需要簽字的報銷單……
所以,很多領導會被各種事物纏身,很少有精力、時間精力沉下心來專注的做一件事情。這時如果你能替領導分擔,做領導想做但沒做的事,或者和說領導想做而不能做的事,想說而不能說的話,是否會起到幫助領導的作用。
有許多具體的事物領導沒時間、精力去做,也有一些事情是領導不屑去做,但不代表這些事情就不重要,如果你能為領導分擔這類的事情,替領導分憂,領導自然會對你另眼相看。
這也是人們經常說的“有眼色”,你能為領導分憂,替領導解決麻煩,領導自然更愿意將優質資源向你傾斜。
向你傾斜資源不一定是完全是為了你好,更多的是為了讓你解決更多的難題,與此同時作為職場人是否也已經達到了自己的目標呢。
有句話說得好“不要問你需要什么,而是你能提供什么。”你能提供的幫助越多,獲得資源傾斜的幾率就越大,當然前提是在與領導“同頻共振”的基礎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