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訣竅就那么幾個:
1.說話不打磕,清晰流暢,表達意思明確,不要總是“嗯”“然后”這樣的串詞;
2.看問題要辯證,好的一面要說到,不好的一面也要說到;
3.制定方案要全面,要有開始環節的計劃、實施環節的步驟、人員的分工、資金的保障、完成后的總結匯報及復盤分析;
4.面對個人與集體的利益沖突,集體利益至上;面對下屬與領導的分歧,首先肯定支持領導的決策;面對同事與同事的矛盾,先剖析自身問題,再在維護團結的前提下解決矛盾。
5.遇上不太典型的面試題,事關鄰里矛盾、社會熱點之類的,一定要符合基本的公序良俗。
也就這個樣了,別覺得公務員面試很難,當然也別小看這玩意兒,重點是你三觀正,想的全,講的清,具體是不是大白話,你相信我,我們一般不大關注…
我們有不少領導,水平非常高,也基本都是大白話,但是大家也聽得很明白,舉幾個以前領導的例子:
關于老百姓的民生補貼,一般官方術語會說:讓百姓應享盡享,切實享受到黨的惠民政策。
他會說:該給的都快快的給給,毛兒錢都不能少,少了你們等著。
關于部分招商引資企業涉及騙補的,可能官方術語會說:嚴把補貼政策審核關口,切實杜絕不法企業違規騙補。
他會說:你們把眼睛擦的亮亮的,當我們傻X,要是我們把錢發錯了,就證明我們真就是是傻X,那特么是國家的錢,老百姓的錢…
很好的一個領導,看問題看的很透徹,抓工作很有辦法,但是說話全是這樣的大白話,我們反而聽得很明白。
所以嘛,很多人都是干貨不夠,話術來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