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件測試的崗位需求變少了嗎?并非如此,而是要求越來越高了,軟件測試早已不是那個“點點點”,人人都可以去做的時代了。
雖然現在很多企業仍舊以傳統的功能測試占據主導,不過,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物聯網,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以自動化測試為主導的體系正在崛起。
這不僅對于想要入行軟件測試的新人來說是一次機遇和挑戰,對于已經從事軟件測試多年的人員來說,如果不提升自己,掌握更多的技能,否則,即使有著豐富的手工測試經驗,也難以滿足企業的需求。這并不是所謂的年齡問題,說的直白點,就是能力/技術問題,如果不會技術,只會點點點,別說35歲以后可能會遇到失業的問題,就算28歲,29歲也可能會失業。
盡管從長遠來看,手工測試仍然有著難以替代的價值,但是隨著測試工作逐漸被開發人員分擔,被自動化測試技術體系和質量平臺接管,手工測試占據的份額越來越少,鑒于大形勢的變化,不懂技術的測試工程師會逐漸被淘汰出局,可能會迎來一波測試工程師的失業潮(如公司裁員)。
綜合上述,不難看出,軟件測試行業的從業技能和人才結構正處于快速變革時期,基礎的功能測試崗位需求越來越少,軟件測試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能力要求越來越高。
說的直接點,軟件測試變得更高級了。在未來,軟件測試的從業人員必須具備一定的開發和運維能力。
接口自動化已經超越功能測試的需求,還有性能自動化,ui自動化,安全性測試等等。
早在2019 年初,華為任正非公開信《全面提升軟件工程能力與實踐,打造可信的高質量產品》,宣布投入20億美元全面提升華為軟件質量,隨后,小米,阿里,騰訊等等互聯網巨頭紛紛跟進,畢竟一個小小的bug帶來的是難以估計的損失。
在前不久,有一條新聞:#大學生利用肯德基漏洞詐騙20余萬元#,在校大學生徐某利用肯德基APP客戶端和微信客戶端之間數據不同步的漏洞,騙取兌換券或取餐碼,出售給他人牟利,并將犯罪方法傳授給同學,造成肯德基品牌所有者百勝公司損失20余萬元。
無獨有偶,2019年1月20號,有人利用拼多多的漏洞充話費,起因是因為拼多多一個重大的bug,用戶可以領取100元無門檻優惠券,據頁面顯示:有效期一年,且全場通用。網傳拼多多一夜損失超過200億,甚至有人擔心拼多多會因此倒閉,不過,最終拼多多的發言人表示:最終損失或低于千萬元。
看似軟件測試和bug離我們很遠,但實際上,我們經常會遇到,
比如玩游戲的時候,遇到各種各樣的bug,出現閃退,卡頓,460等等;
再比如,某app(微博,知乎,小紅書,美團外賣等等)頁面崩潰,打不開等等;
……
這樣的類似事件經常在上演,不光是國內,國外也是如此,據大數據統計,在美國,因為bug帶來的損失,每年高達600億美元。
我們可以看到,在國外,有一個現象是,開發和測試的比重幾乎是1:1,甚至是1:2。而我國開發和測試的比例約為6:1,這也說明我國先前軟件測試嚴重被忽視,我國欠缺大量的軟件測試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