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前經常調侃“考研快成為二次高考了”,而這位代表的建議,直接是復刻高考模式了。
這個想法挺有建設性的,但一些細節需要優化。他這想法,我之前也有想過。為什么?因為考研撿漏的概率比高考大多了。
考研和高考的一大區別是:高考是很尊重你考試分數的。而考研常說的一句話:選擇大于努力。考研經常出現同一個大學的人,菜雞上岸一般985,高手3年北大鎩羽而歸的情況。
明明各方面更優秀的那個人,最后去了一個雙非,或者直接工作了。哪怕只是應試成績,也是后面失敗的人更厲害,但卻走了一個截然不同的路。
考研就是一條單行道。你考不上清華,復試被刷,大概率調劑就只有雙非了(運氣特別好,能校內調劑清華其他專業),
不存在我不上清華金融,那我將就一下,去浙大讀計算機的情況。當然工科調劑相對還好一點。而高考是非常尊重個人“努力”的。
高考對于應試型選手,回報是非常可觀的。
而這位代表,建議增加統一命題,允許填報多所院校,其實就相當于減少了這種“偷雞”的概率,對于應試型選手,可以說是重大利好。專業課統一命題,是允許填報多所院校的基礎。
前面說了要優化一些細節,因為一步到位的改革,顯然不現實。
你完全可以慢慢增加專業課統考科目。
而且現在也有更多的院校,專業課開始選擇全國統考的了,比如計算機考408的越來越多,現在教育學也都是333和311這種,法碩非法那就不用說了。
其次,為了消除專業課各省閱卷松緊尺度不一,你完全可以搞個全國閱卷點,把這一門專業課的試卷,集中起來批改。當然,這個工程量很大。
統考卷的一個好處是:區分度較高,不會出現漫天高分的情況,也不會壓分太狠。要是考的低了,大概率是自己水平菜了。整個試題的靈活性,考察的方面會更出色。
而專業課自命題,還有一點就是對本校同學,相對友好那么一點。因為有些老師,他從題庫里選題,本校的同學,期末考試or平時的練習,或許會碰到一些原題也說不定。統考就沒有這個煩惱。
現在考研,專業課自命題院校,連「歷年初試專業課題目」都不公布
這一信息差,養活了多少小型考研機構,多少朋友被上岸的學長學姐割過韭菜。碰到負責任的還好,一些人把「劣質考研資料」整合一下,就開始賣了。
但凡每個學校公布一下「專業課歷年自命題試題」,考研信息差就會少一些。像復旦金融這種,超級熱門專業,專業課還好找。你要是考個一般學校的冷門專業,連完整的歷年真題都要找好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