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社交眼力見兒的孩子,不管內向與否,交起朋友來都會更輕松一點。我家也有個內向的孩子,有段時間,我特別焦慮孩子的社交問題:沒朋友、沒意思、沒存在感。
不過,焦慮真的是因為想得太多,而知道得太少。
內向的孩子總是花費大量精力來處理人際關系,顯然,這對他們來說有點復雜。
不過,這也是父母努力幫助他們找到合適的社交方式,并且不斷試驗和犯錯的好機會。
對內向的孩子來說,融入群體常常是一個巨大的挑戰。特別是當面臨新入學、剛轉學這樣的情況。
首先要明確的是,孩子需要面對不同的人和情境,雖然家長可以從旁協助,但更多的是孩子自己的課題。
作為家長,更重要的是接受孩子的內向特質,不去過多的焦慮和push孩子,無條件相信和支持孩子。
后退一步,恢復平靜
向外社交,對于內向孩子來說很耗費精力的,所以他們特別需要休息和恢復平靜。
另一個層面的后退,就是家長可以鼓勵孩子觀察,觀察這個新群體、觀察別的孩子在這個新的群體中是如何表現的。
在家長的鼓勵下,內向孩子會在壓力可控的范圍內,學著去觀察、模仿、調整自己,并最終加入進去。
你可以提醒他,加入到群體當中常常需要不止一次的嘗試。很多社交努力一開始并不會起作用,但下次就會有更好的效果。
孩子不但能從這些喜歡和擅長的項目里獲得安全感,也能積累能量,更方便結交興趣相似的朋友。
向右一步,安靜的朋友
協助孩子思考他和朋友之間的友誼。
每個小群體都有一個活力四射的孩子王,內向孩子有時會被外向孩子所吸引,但實際上,他們最終還是和內向的孩子玩得更高興。
向左一步,尋找興趣。
如果孩子有某些非常感興趣的事情,比如唱歌、畫畫,可以考慮在學校幫他報名合唱團、美術校內興趣班等。
當孩子被消耗了一天之后,家長就不要給他們更多的焦慮和壓力了,讓他們好好緩緩,從安靜的獨處、喜歡的書籍或玩具中恢復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