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這所學校——我之所以說是這所學校而不是港科大分校區,希望大家能從相關的新聞中獲取,目前已經能確定雖然大家口頭上都是什么清水灣校區,廣州校區。但是官方在正式聲明中都在回避這個回答,取而代之的是香港科技大學(廣州)廣州校區。
首先申明我是一名華五在讀碩士研究生(圈子太小就不細透了)。由于當時想要申請PhD,所以得以接觸到港科廣這所”中外合辦大學“。是因為當初趕上了某樞紐的博士夏令營,所以想報名去看看情況。當初宣傳海報上明確寫著報銷來回路費,最高2000。結果最后的通知郵件上寫著最多只給報銷500元,說實話連單程路費都不夠,雖然自己不至于連交通費都掏不起,但總覺得學校在給我們搞什么文字游戲。你可以明確說我們只給報銷500,這有何妨,大家也都理解。去了之后的一切感覺,說實話我不能說不好,但是比我想象中要差一點,報到當天去了什么都沒干浪費一天,第二天上午開營儀式,領導們講完話,ok一上午過去了,然后接近中午了才帶我們去參觀所謂的實驗室所謂的學校,其實就是逛了一圈學校而已(說實話學校目前建設的很小,我感覺都還沒有我高中學校大,當然餅很大說我們還有多么大的地方沒有建設,但是我只去讀三四年書,你五六年后建好了好像跟我也沒啥關系了吧,我也感受不到,大家自己意會就好。然后食堂的話,很小,菜品也很少,然后還有一家kfc,別的就沒有了,而且本來校區就不大,然后基本3/4都是宿舍樓)。然后參觀了學校的實驗室,說實話我覺得比起我碩士院校的公共實驗室的設備差遠了(當然應該剛建好,所以可能有些儀器還沒有買回來,能夠理解,反正餅是畫的挺大)。然后下午就是聽老師們的分享,每個老師都介紹了自己的研究內容(英文講述)雖然口語基本都欠缺,聽著很變扭,但都是中國人大家都理解,我覺得體驗還算不錯。老師們的話應該80%以上都是AP,也就是基本都是剛剛博士后出站的年輕老師,這個師資我不做任何評判,每個人的想法都不一樣,但是實際上從港科過來的教授很少,有也只是掛個名而已,根本不招生。ok一下午又結束了。晚上可能由于沒有什么事情可干了,竟然組織我們玩起了破冰行動(三四十個人啊,一起玩,可想而知,一圈自我介紹一個半小時過去了)。然后請了幾個師兄師姐來夸學校多么多么好,基本套路,大家都熟,也就不多說了。ok一晚上過去了。第三天上午是老師面試我們。其實就是自己報名的意向導師面試你,交流還算愉快,老師對我的研究也蠻感興趣(但有些夏令營的同學還是有不少抱怨的)。然后面試結束,整個夏令營就over了。回來之后就一直在等著學校的答復。期間我們的夏令營群里有些同學還與管理人員起了點小爭執,但是說實話我挺支持這些敢于站出來替我們說話的這幾個學生,這些我都不細說了(大概意思就是校方很不負責,參加完夏令營之后就沒有任何后續了,那參加夏令營的意義又是什么)。等了有好多天吧。然后我收到郵件說,通過委員會面試我已成功被列為博士候選人名單,讓我填報官網的博士申請。但后面又補充了一條——并不能保證被錄取,建議和意向導保持聯系。然后報銷費用的話如果沒記錯的話是夏令營完一個多月之后才到賬。
好家伙最讓我無奈的事情出現了。我給我的意向導師兩個月內發了4-5封郵件全部都石沉大海,杳無音訊。然后我去問行政管理人員是怎么回事,因為按道理來說既然委員會面試通過那也就意味著我的意向導師也同意了。然后行政管理人員也說按道理意向導師是同意了的,然后說可能老師最近比較忙,有空幫我問下意向導師,催一下他,然后我當時還覺得人挺好的。結果過段時間我給意向導師再次發郵件,還是沒有任何反應,我想著再去詢問一下她,好家伙人家原來早就把我刪掉了,然后我重新加她想問下怎么回事,當然不會同意加我,結果可想而知,沒有任何下文,沒有任何后續。然后他們繼續去各個學校去宣講。這就是他們的博士夏令營。讓我氣憤的是校方的做法真的是太有失體面了,太不負責了。哪怕事實情況是我華五的碩士生配不上你港科廣你告訴我,或者是因為研究方向不對口所以經過考慮不能被錄取,我都可以接收,讀博本來就是雙向選擇,可是你不至于把我刪掉吧,然后就置之不理?這就是貴校解決問題的辦法嗎?其實我覺得我們只是被學校利用了而已,利用我們去了給他們打廣告,去了之后反正不管什么都是先拍個照。然后這些照片都被用來進行他們的宣傳。一個剛剛建立的學校就這么不負責,真不敢想象以后怎么辦。那些校方極力塑造起來的美好形象,在如此處世態度中,終將崩塌。但是我不得不說的是港科廣是懂運營,懂流量的。大家自己體會即可。
講了這么多,是我自己心中的一些怨氣,也是我的真實經歷。當然怎么選擇看你們自己。但是這次經歷也讓我看明白了不少。
至于學位證問題,我個人覺得絕對不可能和清水灣校區的學位證一模一樣,雖然目前正式成立后第一批證書還沒有拿到,但是,難道港科廣的校長能接受自己的名字不出現在你的學位證上嗎,并且上面的專業名稱一眼即可看出是這所”中外合辦“學校。然后留學認證的話,說的是有機會在清水灣待夠半年的話可以拿到留學認證,但是也是”有機會“而已,現在我已經不太相信這所學校,因為他們的官方政策真的是說變就能變,沒準兒又是一個妥妥的文字游戲呢,你們自己慢慢推敲吧。而且當你詢問時,一些老師也確實會和你說可以去交換半年,可是說到底老師也只是一個教員,學校的政策發生變化,他也無能為力,反正已經入學,難不成你還能退學不讀嗎。而且說實話你這個半年的留學認證又能起到什么作用,你依然享受不到留學生該有的待遇,至于以后想走留學通道從教,想拿到一些稱號,我勸你清醒一點,去看看建校有些年的港中深即可。至于考公考選調就更迷了,可能你考廣東的選調生是被認可的,但是出了廣東省,在其他地方,你只是一個”中外合辦“學校。用其他人的話來說——一個土不土,洋不洋的學歷。
我在網上也看了不少帖子,有些人說港科廣是在割這些985/211學生的韭菜。對于真實情況我不能做出準確答復,只是引用而已,但時間會告訴我們一些你們所需要的答案。我個人覺得最后的歸宿應該類似于港中文與港中深的關系以及運營模式。畢竟都是在廣東,畢竟都是港校與內地學校合作辦學,國家會唯獨給你港科廣走特殊通道嗎?如果最后港科廣也像港中深一樣是自己的獨立排名,那我覺得就更虧大發了(前提是目前你在一所好的985/211就讀)。因為你完全可以申請到一所境外高校,坡2、港5、澳8、甚至是北歐的一些土豪學校都不在話下,反正一樣都需要你有雅思成績,為什么不給自己一個沒有后患的后路呢。
我結交的一個港科廣的師兄跟我吐槽,現在在學校根本沒有辦法專心做科研,學校的政策動不動就變,沒有準頭。他已經準備要跑路了。所以大家自己斟酌吧。至于那優厚的一年18萬的獎學金,除去4萬學費,除去你的花銷,一年最多最多攢10萬,況且三四年攢下來的這三四十萬對于你以后工作的話可能也就是一年的收入,所以你愿意拿這三四十萬來跟自己以后的命運做交換碼,孰輕孰重,望好自斟酌。
其實說實話,我自己也有錯,我承認,確實是自己當初貪心了,以為不用出國,以為走捷徑就可以拿到所謂的留學生待遇,但是國家怎么會容許這種情況存在呢,廣大留學生又會怎么抱怨呢。魚和熊掌不可兼得,想要留學身份就踏踏實實的去外面留學,學成歸來,報效祖國。想搞個土博報效祖國,就申請985/211大學,當然你不在意是中外合作辦學,就想著我博士工資高一點我選擇港科廣也完全沒有任何問題。港科廣也是一所很不錯的學校啊。每個人想要的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