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區可以填報的高考志愿數量是不一樣的,沖穩保比例也不一樣,如果是45個志愿,可以按照7:16:15:7進行志愿填報。
高考志愿沖穩保穩比例如何安排?
? 一、45個志愿?
?45個志愿比例可以參考:7:16:15:7
?第一個7指的就是沖,在了解各高校往年投檔線和位次之后,根據自己的分數和位次選擇高于自己同位分幾分的學校,這部分學校所占比例,根據考生自己的情況可以減少。
?中間16和15就是穩和保,為了保證考生被錄取,這部分高校必須占據大部分比例,通常選擇的是和自己同位分同等位置或者是低幾分的學校。
?最后一個7指的是墊,為了防止穩和保的高校因為投檔線突然上漲而導致考生滑檔的情況,可以找大概7個投檔線比自己同位分低較多的學校,以提高自己的錄取幾率。
? 二、96個志愿?
?一般來說96個志愿可以分為三種比例來排序:
?1、沖穩保的比例為3:3:3,沖的志愿填32個,穩的志愿填32個,保的志愿填32個;
?2、沖穩保的比例為4:2:3,沖的志愿填41個,穩的志愿填21個,保的志愿填32個;
?3、沖穩保的比例為2:4:3沖的志愿填21個,穩的志愿填41個,保的志愿填32個。
沖穩保在多少位次之間比較好?
?如果這個專業去年是11000-15000位次,保守來看1000名到2000名左右可以保底。高考的分數對應的位次高于學校的錄取位次,僅表明有被所選高校錄取的可能,能否被錄取到所填報的專業,則要看所選專業的錄取位次,高校的專業錄取分,往往要高于學校錄取分,高出幾十分的情況并不鮮見。而對所選專業錄取分的估計,也需參考近年3至5年的錄取位次。
?從“沖”到“墊”學校的選擇,要保證有一定分數差,如果考生對專業沒有特殊要求,也就是服從調劑的情況下,有梯度的填報,既不會浪費考生的分數,也能夠提高考生被錄取的幾率。
?沖學校,畢竟是有風險的,沖的學校的錄取分數比自己的高考成績高,被錄取的可能性比較小,而穩三個這樣的填法就比較安全,被錄取的概率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