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媽那不叫雞娃,那叫雌竟產生的表演欲 她最喜歡的事情就是和別人比 我曾經在極度崩潰的情況下直白的問過了 “我活著的意義是不是就是為了讓你有面子” 她也直白的回答了我 “是的,媽媽就是不愿意比別人差” 而那一瞬間我就好似面對尊尼獲加的otto一樣 “那我為什么不順從你呢?” 至于為什么很少見到爸...
回答于 2024-09-25 19:44
說個笑話: “女人可以確保孩子是自己的,但男人卻不能。” 自然界的幼獅是跟著母獅子媽媽學習生存技能的,天上的雄鷹也是被媽媽逼著跳崖學飛的。 天生的母愛以及基因里自帶的對“生存”的警覺,可能是大部分媽媽決定親自監督娃兒的抽象原因。 但自然界也有帝企鵝,是爸爸在張羅,那人類也一樣。 說個近的,我老...
回答于 2024-09-25 19:40
“雞娃”就是強迫沒有天賦的孩子去做到父母想要的結果。所以,“雞娃”要同時滿足兩個前提條件:第一,孩子在“被雞”的方面確實沒有天賦。如果孩子有天賦,那就是什么慧眼識珠的故事了。第二,孩子努力的行為是出于父母強迫而非“自身意志”。也就是孩子是自愿努力的,別管是因為父母的獎勵,輸給朋友的丟人,被老師訓斥后的知恥后...
回答于 2024-09-25 19:38
一個覺察能力強的人,通常體現在對于自我情緒的掌控上面。 如果一個人能在大部分時候做到情緒穩定,甚至在某些有爭執或者極端情況也能,基本可以判斷這個人心理成熟度比較高。 一個自我接納能力強的人,通常體現在沒有那么在意外界的評價。 如果一個人更在意自身的感受,不會輕易為外界去妥協,不會輕易為他人而改...
回答于 2024-09-16 22:47
荷花效應 講述的是這樣一個現象:荷花第一天開放一朵,第二天開放兩朵,第三天開放四朵,以此類推,每天荷花開放的數量都是前一天的兩倍。在第30天的時候,荷花會開滿整個池塘。那么,荷花在什么時候剛好開滿半個池塘呢?答案是第29天。 這個現象強調了持續努力的重要性,不要因為一時看不到明顯的結果就輕易放棄,成功...
回答于 2024-09-15 16:31
馬太效應 指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的現象。 一個人如果表現很出色,就會為自己贏得更多的機會和資源,從而更容易取得更大的成就和進步。就像滾雪球一樣,一開始只是一個小小的雪球,但是隨著雪越來越多,它就會越滾越大,最終變成一個巨大的雪球。
回答于 2024-09-15 16:30
損失厭惡心理 面對同一目標對象,失去的痛苦遠遠大于得到的快樂程度。 比如說,撿到100塊錢可能只會讓你高興幾個小時,但失去100塊錢卻會讓你傷心好幾天。 很多商家也利用消費者厭惡損失的心理,變相逼迫你下單,因為不買就覺得損失了。 “最后10份,售完即止” “清倉大甩賣,全場5折” 活動周年最后一天,錯過要等x...
回答于 2024-09-15 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