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帽可以取代頭盔嗎?應該怎樣正確選擇頭盔?好頭盔材質有哪些呢?首先從結構上來說,安全帽由帽殼、帽襯、下頜帶、后箍等組成;摩托車頭盔一般由殼體、緩沖層、舒適襯墊、佩戴裝置、護目鏡等...
安全帽可以取代頭盔嗎?應該怎樣正確選擇頭盔?好頭盔材質有哪些呢?
首先從結構上來說,安全帽由帽殼、帽襯、下頜帶、后箍等組成;摩托車頭盔一般由殼體、緩沖層、舒適襯墊、佩戴裝置、護目鏡等組成,兩者有所不同。從性能上看,頭盔有頭部保護區、視野和護目鏡性能的要求;而安全帽則無此要求。從重量上講,安全帽多在400克左右;而頭盔多在1公斤以上。
安全帽主要保護頭的頂部,一般是針對高空墜落物所引起的損害。而頭盔則對頭部的上面、正面、側面都有保護功能。所以,佩戴安全帽不能完全起到頭盔的保護作用。
按照原質檢總局和國家認監委發布的公告,自2017年11月1日起,正式對摩托車乘員頭盔產品實施強制性產品認證管理。2018年8月1日起,摩托車頭盔未獲得CCC認證的,不得出廠、銷售、進口或者在其他經營活動中使用。
在電動自行車頭盔標準尚未正式實施前,大家應優先選擇帶有CCC認證的摩托車頭盔,以及耐磨抗沖擊材質的頭盔。
目前市面上中高端頭盔的材質以ABC塑料、PC+ABS塑料合金、纖維強化塑料、碳纖維等為主。總的來說,這四種塑料的強度和韌性逐漸增加,且密度越來越低,當然,價格也越來越高。
但電動車車主沒必要選用材質非常高檔的頭盔。如碳纖維頭盔中廣泛應用的凱夫拉,軍用防彈衣即屬于類似材質,雖然又輕又結實,但價格相對昂貴,日常生活沒有使用必要。
而且,話說回來,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行車不規范,親人兩行淚。雖然有頭盔的安全加持,但是電動自行車仍需文明出行,嚴守交通規則,做到不占道、不超載、不逆行、不隨意變線。這才是安全的最可靠保證。
實驗數據表明,人即使坐在電動車上原地倒地,如果不慎頭著地,都會以十公里以上的時速撞擊地面,這個速度就足以令人頭骨破裂,嚴重的話甚至可以直接致死。
此外,對于時速更低的自行車,澳大利亞、新西蘭和阿根廷都有立法要求騎乘人員佩戴頭盔,而法國,瑞典則要求騎自行車的兒童必須戴頭盔。
目前,我國對自行車是否需要佩戴頭盔并無要求,不過騎行時佩戴頭盔可以有效地降低風險,最好還是佩戴頭盔,尤其是兒童。
那么,頭盔是如何起到保護作用的呢?
大體上來說,騎乘人員可能遇到的最大危險就是車禍發生后瞬間產生的強大碰撞,對人體頭頸部構成的沖擊。
而安全頭盔主要由帽殼和緩沖層兩個重要部分組成,對人腦的保護主要也是靠這兩個部分來實現的。
通過以上三張圖片的對比,我們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摩托車頭盔的主要的工作原理及其重要性:堅固的外殼可以承受強大的外力沖擊,避免外力(尤其是尖銳物)對人體造成嚴重的傷害;緩沖層相當于火車前端的吸震裝置,能大大地吸收撞擊沖擊力,降低撞擊造成的危害程度。
公安部門的統計數據顯示,在涉及摩托車、電動車等兩輪交通工具的交通事故中,顱腦損傷致死占比高達80%,而安全頭盔可以防止85%的頭部傷害。世界衛生組織的報告顯示,正確佩戴頭盔,可使受傷比例下降70%、死亡率下降40%以上。
不過,這些安全數據都是建立在頭盔產品符合質量安全標準基礎之上的。如果頭盔本身是劣質產品,其對人體的保護將大打折扣,甚至還會引起額外傷害。
歡迎收藏本站,獲取更多優質內容。如需轉載請保留本文地址。本文地址:http://www.zsliqing.cn/article/7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