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眼睛視網膜成像是反的,這使得光需要穿過每個細胞、血液以及組織才能到達細胞背部的接收器,這種設置會讓視網膜容易脫落。除此之外,人的眼睛存在一個盲點:眼底視神經纖維進出的地方有一個...
人的眼睛視網膜成像是反的,這使得光需要穿過每個細胞、血液以及組織才能到達細胞背部的接收器,這種設置會讓視網膜容易脫落。除此之外,人的眼睛存在一個盲點:眼底視神經纖維進出的地方有一個白色的圓形隆起,稱為視神經盤,這里沒有感光細胞,導致人類的視野比其他動物窄。不過,即便有一塊區域人眼無法捕捉,但盲點并不會降低我們的視覺質量。原因就在于,我們是有兩只眼睛的。那么問題來了,為什么就算閉上一只眼睛,我們還是無法察覺盲點的存在呢?
現階段最靠譜的解釋,便是大腦強大的“腦補”功能。人類的大腦會根據記憶和盲點周圍環境,補全眼前該出現的畫面。而人眼的無意識跳躍和振動都有助于刷新圖像使盲點消失。
章魚眼睛的復雜程度與人類相當,在漆黑的深海中發現獵物是毫無壓力的。而且作為無脊椎動物,它們的眼睛在解剖學上也酷似人眼。不同的是,章魚的視網膜是“正貼”的。章魚的感光細胞,就朝向光線進入的方向,而血管、神經纖維等都位于感光部位的后方。所以,這些神經是直接連到大腦,無需穿透視網膜,再繞路回大腦。這不但使神經回路更短,視網膜被這些神經纖維拉住也不會那么輕易脫落了。
盲點?眼底出血?視網膜脫落?章魚:不存在的。
歡迎收藏本站,獲取更多優質內容。如需轉載請保留本文地址。本文地址:http://www.zsliqing.cn/article/14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