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生長學權威、中國兒童骨齡評分法創制人葉義言教授直言,幾乎所有增高悲劇的背后都是家長缺乏相關知識,直接或間接影響了孩子的身體長高,其中缺乏骨齡監測、性早熟、吃得過飽成為造成孩子矮小的三宗罪。
身高出現差異可能是外因造成
上個世紀80年代,葉義言教授被公派至英國跟隨國際兒童生長學開創者泰勒(Tanner)從事兒童生長的研究,回國后近30年里,他一直從事兒童生長發育研究和臨床工作,并結合中國人實際,創建了葉氏骨齡評分法作為中國兒童檢測骨齡和預測身高的標準。葉教授告訴記者,國際上曾一度認為中國人矮了,是人種問題。新中國成立至今,中國人在以每10年增加1.5~2厘米的速度遞增,為什么會造成個體差異,關鍵是人體外部環境造成。
骨齡監測要從出生到成年
葉教授表示,在國外,尤其在西歐,經常有家長為身高帶小孩看醫生;可在國內很少見,幾乎沒有家長知道孩子一出生就需要進行骨齡監測,每年應監測1到2次,并持續到成年。通過骨齡監測,一旦發現孩子生長曲線向下,就要及時找原因。其中幾個節點和時期尤其重要。
第一個節點是孩子2歲時,因為這時是第一生長高峰結束,第二個節點是青春期開始前,因為人體即將迎來第二次生長高峰,必須進行骨齡監測。同時,嬰幼兒期(2歲前)和青春期(10~15歲)這兩個階段生長最快,2歲前約長高30~40厘米,青春期約長高25~30厘米,這兩個期間必須保持骨齡監測。最后,家長一定要注意孩子從出生到成年的生長曲線。孩子不斷在長高,若生長停滯,或年增高不到4厘米,或突然特別加快,都要找到原因。總的來說,定期監測骨齡,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是最重要的。
要長高還須防性早熟出現
凡青春征象出現在7歲前,或初潮出現在10歲前被認為是性早熟。葉教授指出,性早熟帶來的一個直接后果就是骨齡提前成熟。醫學上,也是通過監測骨齡來判斷是否性早熟。所以,孩子要長高,必須防止性早熟情況出現。而且性早熟具有蒙蔽性,往往性早熟的孩子比同齡孩子還要高,但生長期肯定結束得早,等家長發現孩子不長個的時候,孩子的骨齡已經成熟了,這時候要增高就已晚了。所以,孩子最好一年檢查一次骨齡,一旦發現骨齡增長過快,就要找原因。
目前我國已有較好的控制性早熟的藥物,問題是性早熟通常都很晚才被家長發現,這時孩子的骨齡基本成熟了,要長高已經很困難了。所以一旦通過骨齡監測確認兒童性早熟必須及時進行醫學介入,延緩骨齡成熟,確保兒童繼續生長。
最后,葉教授一再強調,孩子矮小就是一種醫學病癥,要增高必須找掌握有關技術的專業醫生或專家進行正確診斷和治療,否則不如聽其自然。
孩子吃得太飽也長不高
葉教授還表示,兒童的身材高矮跟睡眠也有直接關系,人體在23點到凌晨1點會由大腦垂體分泌生長激素,但如果此時人體處于清醒狀態,生長激素會停止分泌,所以青少年最好在晚上10點前睡覺。這樣,入睡1小時后正好趕上生長激素分泌高峰期。
值得一提的是,眾多家長普遍會犯的錯誤是總是讓孩子吃飽,這會直接影響兒童生長,因為人在血糖低的時候,也就是饑餓狀態下,會在客觀上促進腦垂體更多地分泌生長激素,刺激兒童骨骼生長。所以,小孩吃過飯后,就不要再喂零食了,特別是那些垃圾食品,不但阻止饑餓狀態下生長激素分泌,還造成兒童性早熟,讓孩子徹底成為矮個子。
嬰兒期:飲食技能、習慣的培養
嬰兒期的生長通常不受遺傳影響,營養卻是影響孩子生長的關鍵因素,專家非常肯定地指出了營養在嬰兒時期的重要性。嬰兒在8個月后逐漸向兒童期過渡,此時營養跟不上就會影響成年身高。此類過渡延遲將使其成年身高減損。所以,嬰兒期的營養非常重要。
對策:
1、合理喂養
及時添加輔食
嬰兒滿4個月后應及時添加輔食,因為4-8個月時是嬰兒形成吞咽固體物所需的條件反射形成的關鍵時期。要學會吃東西,這種吃的技能是后天才學會的,如果6個月之后還沒有添加輔食,嬰兒就很難學會從進食液體食物到一半固體食物到全部固體食物的過渡,不能及時完成這種過渡,吃固體食物就不能下咽,容易嘔吐,從而影響嬰兒的生長發育。
2、什么都要吃,食物盡量多樣化
人們習慣給食物定性,熱、寒、溫、滯等,結果很多食物似乎都不太適合嬰兒。從營養心理學上講,如果嬰兒時期食物品種過于單調,到了兒童期,出現偏食、挑食的機會將會大大增加。所以,食物要盡量多樣化,尤其在嬰幼兒期,盡量接觸豐富多樣的食物,不但能保證營養供應全面,而且能防止以后挑食的不良飲食行為。
兒童期:每年增高5-7厘米,性早熟應看兒科內分泌醫生
在兒童期,3歲以后孩子每年能長高5-7厘米,到底是5厘米還是7厘米則取決于遺傳、環境、營養等綜合因素。所以,在這個平穩增長期,家長要關注孩子每年的身高并加以測量。
對策:
1、3-6個月測量一次身高
人的生長速度是不均衡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所以太頻繁地測量也不是科學的態度,有些家長給孩子測身高,這個月長了0.5厘米,下個月只有0.3厘米,就著急找醫生了。其實,只要3-6個月測量一次,每年增高5-7厘米就達標了。
2、性早熟應看兒科內分泌醫生
個人的性早熟與群體的發育提前不能混為一談。所以,家長不要以為現在孩子生長發育提前了,就以為自己的孩子早些發育沒有關系。如果女孩子在8歲之前出現乳房增大、陰毛、腋毛生長等任何一項或多項第二性征,或月經初潮于10歲以前;男孩在9歲之前出現陰莖及睪丸增大、陰毛生長,10歲前變聲等性發育表現,則為性早熟,此時要及時找兒科內分泌醫生就診。
共2頁12下一頁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