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父母都喜歡說:奶奶只會寵孫子。事實上,這種說法是錯誤的。”俄羅斯科學院心理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塔吉揚娜·季霍米羅娃說。
她首先在莫斯科的一所私立學校學習,從一年級和二年級挑選了30名學生來測試他們的創造力和智力,這讓她感到驚訝。
結果表明,所有由奶奶撫養長大的孩子的創造潛力都高于40歲%!也就是說,他們的思維方式比同齡人更奇怪,更容易得到獨特的解決方案,更容易得到新的解決方案,這些都是天才的特點。
然而,潛力屬于潛力。這些由祖母撫養長大的嬰兒和孫子的智力不是很好,比由父母撫養長大的孩子低10%。這并不意味著他們比后者更愚蠢,而是意味著他們更難學習,更難適應學校制定的教學大綱。
這兩個結果都需要進一步驗證。也許學生來自低收入家庭的普通學校的情況有所不同?為了探索真相,季霍米羅娃去郊區找了一所中學進行調查。
有180名三年級和四年級的學生,以及他們的祖母和父母。結果如何?奶奶照顧大一點的孩子再次比同齡人更有創造力%。這到底是怎么回事?這些退休老人是怎么給孫子天賦的?
“縱容”出創造力
塔季揚娜·季霍米羅娃認為這是教育方法的問題。因為調查顯示,奶奶比父母更經常稱贊孩子,給他們足夠的選擇和自我表達空間,總是回應他們的要求,一切都取決于他們的脾氣,正是這種“縱容”有助于兒童創造力的發展。然而,父母的嚴格要求與經常受到懲罰的嚴格教育方法正好相反。這種教育方法只會扼殺孩子的才能。
即便如此,智力水平是怎么回事?奶奶們真的降低了孫子的智力嗎?謝天謝地,絕不是這樣。在莫斯科郊外的這所中學里,由“奶奶”和“父母”大一點的孩子表現出相當的智力水平。有趣的是,心理學家得出結論:一個普通的祖母堅持下去“軟性”教育法對智力沒有幫助,但在父母的訓練下,智力是相當大的“發達”。他們的嚴格要求和監督可以催化孩子思維能力的提高。但不要盲目樂觀,因為孩子的智力在很大程度上與遺傳有關,與后天教育相比占61%%的比重。而且,即使孩子的智力不高,也可以補救,關鍵是不要讓孩子的腦力勞動放手,應該指出方向。例如,已經證實,過多的獨立行動和無選擇地接受信息會損害智力:當孩子們整天盯著電視屏幕時,他們的大腦就不再工作,信息就會變成口香糖和其他咀嚼的東西,而不是精神食物。有必要幫助孩子安排自由時間,選擇他們獲得的信息。
只是不能矯枉過正。因為最好的教育方法也有兩面性,一方面可以提高智力,另一方面可以肆意踐踏一個人的天賦和人格萌芽。
不要強迫奶奶改變帶孩子的態度
所以,孩子雖然放心大膽地交給奶奶照顧,卻被他們寵壞了,這樣孩子在被父母粗暴對待的同時也能找到一些平衡。但是如果家里沒有奶奶呢?也就是說,只有你自己也是奶奶,有時候也用“軟性”教育方法。至于那些認為奶奶的人“放任自流”完全毀了孩子的父母,建議他們不要忽視孩子的教育,即使他們很忙。
你可以讓他們參加一些小組活動,給他們買一些必須讀的書,為他們想出一些義務,帶他們去博物館。季霍米羅娃還警告說,沒有必要改變祖母對孫子孫女的態度,因為他們正在給孩子們的天賦施加51%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