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起寶寶周歲抓周典禮,想來年輕爸媽們只掌握這是一個在寶寶歲時用于留念的休閑娛樂方式。實際上,抓周早就在古時候就開始盛行,并把風俗習慣廣為流傳。
一、抓周的緣生
滿百天行抓周禮的風俗習慣,在民間廣為流傳許久。它來源于原始人類對預兆的信念,是一種預卜兒童發展前途和職業禮儀知識。抓周是把各種玩具和日常生活用品陳列設計于小孩子眼前,督其爬取,從而卜定其日后發展前途、理想興趣和愛好。
流傳,抓周始于三國東吳的孫權選嗣。孫權即位沒多久,皇太子孫登因病逝世,其它的孩子們便分別在母家的大力支持下,結識佞臣,角逐嗣位,孫權對于此事十分苦惱。
有些人勸諫,說成諸皇太子雖然有仁善不夠,也要看皇孫表現如何,從而獻出了一個計謀。
因此擇一吉日,出謀劃策人端出一個堆滿珠貝、河馬牙、犀角、翡翠玉、簡冊、授帶等物盤子,請皇太子分別抱自己兒子來爬取。在其中僅有孫和的大兒子孫皓一手抓過簡冊,一手抓過授帶,其他全是抓這些奇珍異寶。孫權很高興,遂冊封孫和為皇太子,別的皇太子卻不服,驅使孫權影響了想法,另立孫亮為皇太子。孫亮稱帝方三年,就被一場叛亂打倒,改由孫休做皇上。孫休去世后,臣子又擁護孫皓接位,說對了那時候預測結論。
之后,此方法傳出,抓周將成作風,至今仍盛行于全國各地,盡管在其中占卦的封建迷信成份減少了,但是作為一種特殊的民俗文化活動,它仍帶有一定的留念特性。
二、古時候抓周物什
抓周的典禮一般都在吃下午那頓壽面前進行。
富饒大戶人家家:要在床上(炕)前擺設要案,上擺:圖章、儒、釋、道三教的經卷,筆、墨、紙、硯、小算盤、硬幣、賬冊、飾品、花瓣、胭粉、進食、小玩具;如果是女生抓周,還需要加擺鐵鏟、湯勺(廚具)、剪刀、直尺(縫制用品)、繡線、花模樣(刺繡圖案用品)等。
百姓之家:僅限于經濟實力,多予簡單化,只用一銅茶臺,上放私塾學堂啟蒙教育教材:《三字經》或《千字文》一本,軟筆一枝、小算盤一個、大餅油果一套。女生加擺鐵鏟、剪刀、直尺各一把。由成年人將小孩子抱來,讓其正坐,不予以一切誘發,任憑選擇,視其先抓什么東西,后抓什么東西。
以此測卜其興趣、發展前途和即將從事的工作。
三、抓周典禮
1祭拜祖先,告知老祖先寶寶滿一歲的信息,祈禱寶寶能健康快樂成長。
2祭祀后,在神桌旁準備一個米篩,在米篩內放進12~14樣物件。
3隨后,讓寶寶坐到米篩中間隨意爬取,因其緊抓不放物品來預測小孩未來職業或愛好。
四、抓周物件及寓意
抓周主題活動僅僅祈禱吉祥、親子同樂,物件的類型從未有過嚴格執行。父母也可以自己添加些新時期用具,例如電腦鼠標、計算方式等。以下屬于每一項物件所代表職業與實際意義:
1筆硯:可從事文藝創作類工作。
2圖章:掌握權力、從業官銜。
3小算盤:對數字、金融業有定義,在未來的商界很有發展趨勢。
4硬幣:表明未來有金錢之運,代表富有。
5蔥:天性聰慧。
6蒜:表明有五格數理等方面的天賦。
7萵筍:表明個性化勤快、不怕苦不怕累。
8麥草:表明很有可能從業農林牧工作。
9揚聲器:以后會從業醫藥學特性工作。
10武士刀:未來可能會有將官之令。
11雞翅、生豬肉:代表未來有口福,不愁吃不愁穿。
12話筒:很有可能從業演出工作。
13高倍放大鏡:代表未來對創造發明、科學研究感興趣。
14尺:從業藝術設計類的工作,例如建筑設計師、工程造價師、裁縫師或時裝設計師。
15書籍:從業公文、文藝的工作,或可能會成為專家學者,從業探索的工作。
16廚房用品:代表未來將會從業烹制有關的工作,或者是對烹飪會非常感興趣。
實際上,這種只不過是一種說法。小孩真正的成長方位還是得靠爸媽的正確對待及自己的努力來創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