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爸爸媽媽堅信,胎教能夠培育出高IQ、高EQ的天才寶寶。胎教有別于出生之后的教學,主要是對胎兒六感作用的練習,即肌膚的覺得、嗅覺神經、聽覺、視覺效果、味蕾和肢體的運動覺。適度而正確胎教能夠促進胎兒各種各樣感覺功能的發育完全,為出生之后的兒童早期教育奠定一個堅實的基礎。但是不當的胎教則有可能對于寶寶造成危害。
胎教僅用耳朵聽就可以
長春市市婦產醫院頂尖醫師、婦產科一療區主任醫生胡延祖介紹道,胎兒大約在5個月過大時,已經有聽覺反映,當媽媽沉浸于莫扎特、舒伯特等人樂曲聲中,胎兒不但體會到如音樂節拍一樣的子宮血管的顫動,會隨著媽媽心跳、吸氣而覺得愉快。
但是,很多準媽媽開展胎教時,直接將收錄機、錄音機放到肚子上,讓胎兒聽歌,胡彥祖主任醫生強調,這種行為是錯誤的。歌曲胎教對刺激性胎兒發育有一定益處,但是對胎教音樂播放視頻有很高的規定。孕媽媽直接把音箱放到腹腔上,聲波頻率進到孕媽,使肚子里胎兒遭受高頻聲音刺激,時間久了易對胎兒的耳蝸及聽覺神經系統造成傷害,造成聽障乃至失聰。
孕16周起會有方案
執行歌曲胎教
歌曲胎教主要是以聲波刺激性胎兒聽覺器官組織自主神經,從孕16周起,便能有計劃的執行。每日1次-2次,每回15min-20min,考慮在胎兒提升有寶寶胎動前進行。一般在夜里睡前較為適宜,能通過錄音機投屏播放,錄音機應間距孕媽媽1米長,音箱抗壓強度在65聲貝-70聲貝最合適。胎教音樂的旋律宜輕緩、順暢,不帶歌詞,曲子的情調應溫婉、柔美。假如準媽媽采用MP3聽歌,聲音則不必太大,時間不宜過多,少用MP3而多采用錄音機。準媽媽孕8個月后不斷播發一首固定曲子,可以為出生之后的孩子培養歌曲喜好,并且為開發設計發散性思維奠定基礎。
孕20周起特別注意
講話語氣語調
孕20周,胎兒的聽覺作用已經徹底創建。媽媽的講話聲不但可以傳達給胎兒,同時胸骨的震動對胎兒也有一定影響。因而,孕媽媽需要注意自身聊天說話聲調、語調和措辭,便于給胎兒一個良好的刺激性印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