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戲是培養寶寶感覺能力的好方法
什么是感覺訓練?
20世紀70年代,歐美、日本等城市化發展較早的GJ問題兒童日益嚴重。經過數百名專家的共同研究,美國南加州大學的愛爾絲博士終于在1972年(J.Ayres )首先提出感覺統合理論。感覺統合是人體在環境中有效利用自己的感覺,從外界獲取不同的感覺信息(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摸、前庭和本體感覺等)。)輸入大腦,大腦處理輸入信息并做出適應性反應的能力。感覺統合不足或感覺統合失調會影響大腦各功能區、感覺器官和身體的協調,導致學習和生活問題。
1. 擺蕩游戲:(0~1歲起)
從嬰兒出生起,我們就必須開始訓練嬰兒的感覺統合能力!只要家里的長輩把孩子抱在懷里輕輕搖晃,就能刺激前庭,改善平衡反應,增加肌肉張力。當嬰兒大約一歲時,你可以找到一條大毛巾,把孩子放在毛巾的中間,父親和母親拉著毛巾的一邊,輕輕搖晃。
2. 丟接球:(1~3歲起)
寶寶一歲時,可以把直徑約20厘米的橡皮球放在孩子面前,鼓勵孩子主動伸手拿球;寶寶兩歲后,可以玩高級游戲,也就是用20~30厘米的橡皮球,然后和孩子坐在地上,用滾球和寶寶一起玩傳球游戲。寶寶三歲就可以完成高級游戲,把你和寶寶的距離拉長到3歲~5公尺,并以彈跳的方式傳球。這樣可以改善寶寶手眼、雙側和視覺跟蹤的協調性。
3.鏡子游戲:(2歲起)
從嬰兒兩歲起,你就可以開始玩模仿游戲了。在模仿父母動作的過程中,你可以借此機會讓嬰兒了解自己的身體,區分左右方向,這對嬰兒的觀察和動作計劃能力有了很大的進步。然而,一開始并不太困難,應該從一只手開始,然后進展到全身,以免動作太復雜,嬰兒不記得,和挫折。
4.地面探險:(1~2歲起)
嬰兒的觸覺和本體感覺刺激可以通過不同材料的組裝地毯提供,這有助于提高他們的動作計劃能力。游戲玩法很簡單。當嬰兒一歲時,他可以在家里布置各種不同材料的地毯,讓嬰兒爬或走在地毯上,或從事任何游戲,讓嬰兒接受不同材料的刺激。寶寶二歲起,媽媽可以做稍微難一點的設計,隨意改變地毯的高度,讓寶寶在不同高度的地毯上玩各種游戲。
5.堆積木:(2~3歲起)
從嬰兒兩歲起,你就可以開始進行精細的動作訓練。該工具是大約5厘米立方米的積木,讓嬰兒嘗試用一只手或兩只手折疊積木。當嬰兒長大后,三歲時,你必須換一個小積木,大約3厘米立方米來訓練,讓嬰兒嘗試使用積木,折疊或創建游戲,幫助改善手眼協調,并可以訓練嬰兒的創造力和注意力,殺死一塊石頭。
6.跳格子:(3歲起)
現代都市寸土寸金,兒童游戲空間大大縮小,想玩跳格子游戲,似乎不容易。然而,也有一種靈活的方式,不能在戶外玩,在家里換個地方也可行,只要你在家里使用拼圖地墊,你就可以享受童年。很容易玩,把每個地墊放在地上,固定,注意哦!每塊之間的間距為20~30厘米,然后讓寶寶用跳躍的方式踩地墊,很有意思!這對baby的空間概念訓練和本體感覺刺激都很有幫助,不妨多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