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佳節,一定是很繁忙的,不僅接待到訪的顧客、全家人出門拜早年,還有很多雜七雜八的事需要處理,這時候父母毫無疑問沒法考慮和孩子增進感情。因而,一般建議父母,一旦有了空余,除開抓緊時間調理周轉外,別忘記和孩子一同享有親子互動時時刻刻。
和孩子增進感情的有效方法這是游戲,在新年喜慶的氛圍中,父母為何不與孩子一同玩些有關春節的游戲,讓她們在游戲里提高與父母的愛情、得到快樂、掌握民俗文化的基礎知識。在這里,大家分享幾個春節游戲供父母們參照:
大紅色燈籠高高掛
紅燈籠就是用來干嘛的呢?
在中國古代,燈籠就是用來照明的,就像現今燈泡。如今,我們用燈泡來照明燈具,燈籠也就成了逢年過節時,襯托喜氣氛圍的一種裝飾物了。過去用于照明的燈籠里點燃焟燭,而如今用于點綴的燈籠,要么就是空心的,要不里有個電燈泡,十分安全。
【掛燈籠賽事】
4-6 歲孩子可以跟爸爸媽媽一起玩這個,家中掛上了裝飾設計使用的紅色小燈籠,節日的氛圍就更加火爆了!
先選購十幾個裝飾設計使用的紅色小燈籠,能去小商品批發市場里買,價格很便宜。小燈籠大小和一般桔子尺寸類似就能,燈籠里有空心的,那樣很安全。
游戲的玩法:
在客廳門套上方,兩邊各貼一個粘鉤 ( 可購買現成粘鉤,還可以用膠帶把勾子貼上去 ) 。小燈籠放到離門有一定距離的區域。把燈籠分為總數同樣的二份,比賽開始了!
父親和孩子朝左邊的粘鉤上系燈籠 ( 燈籠需要由孩子掛,父親可以做協助工作 ) ,母親靠右邊的粘鉤上系燈籠,先掛完燈籠的那一方為勝。
在訓練掛燈籠的過程當中,一次只有取一只燈籠來掛,放燈籠的餐桌離門套越來越遠,孩子的活動強度也就越大,大家可以視孩子的具體情況而定。
念春節對聯
【敘述春節對聯的由來】
春節對聯始于一種叫 " 桃符 " 的東西了。什么叫 " 桃符 " 呢?沒想到,在兩千年前的周朝,大家過春節的時候會在門口兩側懸架方形的桃木板。古人覺得大門口掛到 " 桃符 ",能夠避邪避鬼,庇佑全家人安全。
之后," 桃符 " 發展成了在門邊貼對聯,這些風俗習慣從五百多年前明代逐漸風靡,直到如今,也有不少人過年的時候用春節對聯來增加節日的氛圍呢!
小寶寶念春節對聯
學齡前兒童的孩子只需會念簡單春節對聯就很好了。在講孩子念春節對聯時,您也可以跟他表述春節對聯的意味,簡單的詳細介紹春節對聯格式。等孩子念會了春節對聯,看熟透春節對聯中的字,您也可以把這些字制成小紙條,讓孩子親自動手來 " 拼 " 春節對聯。
一帆風順
四季平安
桃花含蓄微笑意
煙花爆竹播歡快
春風春雨春光
新年新歲新景
潤滑山時隨處畫
每家每戶年年豐
【放爆竹】
敘述新年放鞭炮故事
北宋著名的作家蘇軾在他《元日》詩里描繪了過春節熱鬧的景象:"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老把新桃換舊符。" 大年三十夜里 12 時整,門口的鞭炮聲一定是一年中最響、最紅火吧!
但是,放爆竹是很危險的,尤其是小孩子,由于玩鞭炮不合理而造成的少年兒童意外傷害事故每年都很多。父母一定要在過春節人多熱鬧時管住自己孩子,自然,在游戲里過一把爆竹癮也不錯喲!
我在家放爆竹
適宜年紀:3-5 歲孩子。
手機游戲提前準備:
制做 10 個假爆竹 ( 還可以在卷紙的紙芯表層用彩筆畫各種顏色 ) ,每一個 " 爆竹 " 上方別一個曲別針;一根小竹竿;一支油性記號筆。
游戲的玩法:
把 " 爆竹 " 扔在地上,讓孩子數一數幾個。
用油性記號筆先后在爆竹上附上 1-10 數字。
父親 ( 或母親 ) 放爆竹 ( 用小竹竿去動曲別針 ) ,孩子立刻回應成年人擺的是幾號 " 爆竹 "。假如猜對了,父親 ( 或母親 ) 口中說:" 砰、啪!" 答不上了," 爆竹 " 也不發出聲響。
假如 " 爆竹 " 沒聲音,孩子要問爸爸 ( 或母親 ) :" 我能過來嗎?" 成年人回應:" 不能,由于鞭炮是可怕的。但是你可以遠遠看。" 那樣,還能夠提高孩子安全防范意識呢。
【拜早年】
告知小寶寶古時候拜年的故事
新春里,父母帶上孩子到親戚朋友家慶賀新年,便是拜早年。古時候,相關拜年的有趣的事也有不少呢!
一千多年前宋代,名門望族假如親戚朋友過多,無法一一登門拜訪拜早年時,就會讓傭人帶著自己個人名片去拜早年,稱之為 " 飛帖 "。而那時候,每家門口都會貼一個紅紙袋子,上面寫著 " 接福 ",恰好能放 " 飛帖 "。" 飛貼 " 一時還成為了拜年的時尚潮流呢!聽說," 飛貼 " 后面就演變成了現今賀年片。
拜早年時祝福怎么講
過了年,便是豬年了。讓孩子戴著小猴子面罩,給森林中的小伙伴們拜早年吧!
游戲的玩法:
讓孩子頭面具飾演 " 小猴子 ",爸爸媽媽飾演小猴的好朋友 ( 比如 " 奶羊大伯 "、" 小河馬姥姥 "、" 松鼠親姐姐 " …… ) 。
" 小猴子 " 見到不一樣的朋友們,要采用不同的問好術語。比如,見到 " 奶羊大伯 ",說:" 奶羊大伯,新年快樂!愿你身體健康!" 見到 " 松鼠親姐姐 ",說:" 松鼠親姐姐,新年快樂!祝你學習發展!"
讓孩子了解,向不同年齡段得人拜早年,問好術語是有所不同的。給爺爺奶奶拜早年,要祝福他們 " 身心健康 ",給叔叔阿姨拜早年,要祝她們 " 一切順利 ",給哥姐拜早年,要祝她們 " 進步成長 " 等。別的,如 " 春節快樂 "、" 萬事大吉 " 等祝福的話則主要適用于場所。
【舞獅表演】
敘述舞獅表演的習俗
舞獅表演的民間風俗始于一千多年前三國時期,唐朝著名詩人白居易老大爺的詩里還描繪過舞獅表演的場景呢:" 涼州伎,假面突厥人假獅子座。刻木為頭絲作尾,金鍍雙眼銀貼齒。奮迅毛線衣擺兩耳,如從流砂來千萬里。紫髯深目兩胡兒,鼓勵跳粱前致詞。…… " 正月十五的元宵佳節、聚會、慶典活動時,擁有舞獅表演,別提多火爆了!
環境保護 " 獅子座 " 親手做
3-6 歲孩子,可以跟爸爸媽媽一起出手,通過各種廢棄的原材料制作 " 獅子座 "。為什么使用廢舊物品制作呢?你可以在制做的過程當中,順帶給孩子講下綠色環保核心理念。
原材料:
一塊像報刊大小的小布 ( 如舊毛巾、舊毛巾被、舊餐桌布…… ) ;各色各樣碎布條;2個大紐扣;塑料臉盆;針和線;膠帶。
做法:
1、把布伸開,在布前半部縫起來2個大紐扣,這也是獅子的雙眼。
2、把各種顏色碎布條裁成獅子的嘴、鼻部、眼眉、胡子等樣子,縫在這片布合適的地方。
3、把塑料臉盆反扣,用膠帶把處理好的獅子頭的布和洗臉盆底粘在一起,一只可愛的獅子座的腦袋就完成!
一家人都去舞獅
春節,街頭巷尾一片歡歡喜喜,特別是舞獅表演這類民俗表演,更容易增加許多熱鬧的氣氛,你的孩子是否也充滿好奇心?摩拳擦掌?
大家可以讓孩子手拿洗臉盆,學習電視上舞獅表演的模樣!如果你家來小客人得話,提議再好做幾個,大家一起來舞獅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