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聽朋友嘆氣說:班里幾個孩子數學一塌糊涂,1+3知道等于4,3+1等于幾。我突然警覺:孩子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逆向思維的鍛煉跟不上。那么如何培養這方面呢?
推薦幾款反向的小游戲
在我帶小萱玩的關于逆向思維的游戲中,以下幾個效果都不錯,大家可以試試:
3~4歲:誰贏誰哭誰哭
有一天,我告訴小軒我看到的一條新聞。在國外的一個地區,人們有一個奇怪的習俗,即當他們快樂時,他們會哭泣,當他們悲傷時,他們會笑。在我們看來,他們的葬禮只是一個快樂的聚會。小軒聽了很高興。
還是我們也玩?我拿出兩根繩子,各自打結:我們打繩子上的結,誰先解開誰就贏。贏的人哭,輸的人笑。
沒問題!她充滿信心。
我讓她哭了好幾次。最后一次真的哭了:贏了好幾次,為什么不給塊糖呢?……哇……
4~5歲:我的一邊是你的一邊
這是一款在學習舞蹈引起爭議后進行的游戲。原因是小萱在家教我她從舞蹈班學到的動作,然后兩人吵了起來。
移動右手。她開始在我面前劃她的左手。
那是你的左手。
老師說這是右手就是右手。挺自信的。
現在讓我們看看該說什么!我的游戲開始了--
1)成人和兒童并列站立,成人在前面,孩子在后面。這個時候,孩子要看兩個人的左右是否一致。
2)大人轉過身,和孩子面對面站著:現在,我的右邊是你的哪一邊?我的左邊是你的哪一邊?
3)同樣的方法,讓孩子在前面,帶領大人再玩一次,加深印象。也可以讓孩子面對鏡子,做自己的動作,感受自己。
4~5歲:誰不見了
小軒喜歡玩撲克。和她玩了一段時間拉火車后,我會拿出幾張來猜。一次抽五張牌,先攤開讓她看,記住誰,然后合起來拿一張,然后攤開,讓小軒猜猜我藏了哪一張。這個難度可以逐漸增加。起初,從三張撲克開始,熟練后增加到5張,熟練后增加到7張,等等。
5~7歲:反義詞
小軒還沒有長到這個年齡,但學前教育的朋友告訴我,這是鍛煉孩子逆向思維的好方法,特別是提高他們的思維敏捷性,擴大他們的詞匯量。所以,現在我偶爾會和小軒玩一個簡單的反義詞游戲。
方法很簡單,就是大人說一個字,然后孩子說相反的字。比如黑夜和白天,悲傷和快樂。
還有另一種接近反義詞的訓練,即《聲律啟蒙》※引入內容,讓孩子感受和記憶應對和節奏。
小插曲:孩子給我下一套
練習逆向思維后,我發現小軒會給我一套。有一天,當她被要求起床去幼兒園時,她站起來揉眼睛對我說:讓我們先玩一個游戲。
好吧。我不懷疑有它。
就是那個說反話的人。你對我說的一切都說相反的話。
她看著我:今天我們去幼兒園。
我覺得有什么不對勁:今天我們不上幼兒園。
她又躺下了:然后再睡一會兒。
我覺得床邊的被子在顫抖,所以我立刻打了一個大枕頭:你昨晚教孩子什么!讓你哄她睡覺,和我打交道,對吧!
一場戰爭開始了,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