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把孩子交到姥姥或外婆照料,在做完生孕計劃后決戰初入職場,只會在雙休日日能力與孩子團圓。有關禮拜天媽媽在教學孩子等方面的利與弊,大伙兒褒貶不一,因此,大家邀請幾個父母發文,以饗讀者。
隔輩親怎么能取代母子情?
外婆:胡新星,58歲,退休職工;外孫年紀:4歲。
現在年輕人真能趕潮流,哪怕是修養孩子這種事情,都刮一樣的風吹。大家院子好多個退休職工都成為了孩子王,專業照料小孫子外孫,現如今就連我女兒也成為了禮拜天媽媽,平常把孩子寄放在我這里,自身工作忙碌,只會在雙休日日才會有時長帶上孩子。
年青人不僅做好工作還得管孩子,真的很不容易,我就深有感觸,當時我還在偏僻鄉鎮工作,和愛人夫妻兩地分居,女兒僅有1歲半時就讓我送到娘家人。那時候交通不便比較發達,直至過年的時候我才可能去看看女兒。各自半年多時長,女兒已不認識我,我臨走前她也使勁拉著外婆的小手,不許外婆給我買。直到如今,想到這種我的心里還感覺有愧她。這么些年未能和女兒在一起享受母子親情,也是一大遺憾。
現如今女兒工作太忙,姑爺還在異地發展趨勢,雖然我不贊同女兒做禮拜天媽媽,但真是不得已。為了能大局為重,只好替他們帶上外孫。幸虧女兒對孩子的教學與健康都十分關心,也需注意增進感情。每晚,不管多累,女兒都要打電話和小外孫說說話。女兒還給自己錄制了十幾盤小故事錄音帶,讓外孫每日晚上睡覺時聽一聽錄音帶,抱著她的聲音入睡。
一到禮拜天,女兒回來以后我就大了放手了,讓其把所有時間和精力都花在照料孩子,讓娘倆慢慢享受周末二人世界。
如今,女兒的工作發展非常好,小外孫與她的愛情也很和諧。但不管怎樣,我還是覺得孩子最好是由爸爸媽媽一起帶,如非做禮拜天媽媽,一定要合理安排,盡可能多和孩子共處,運用節假日日每天做賠償。
別妒忌孩子黏老年人
媽媽:湖南省衡陽市無縫鋼管廠大栗新村小學老師易云燕,32歲;寶寶年齡:1歲半。
自打當上教務主任后,媽媽心疼我工作太累,明確提出幫我帶兒子。晚上去娘家人接兒子,已是我生活中的固定格式,這類一周僅有幾天的接手日常生活,讓這些一天到晚得操勞孩子飲食起居的同事心生羨慕。可他們哪知道我的苦處呀!
中老年喜得貴子,對兒子分外關注,而他卻和外婆最親,每一次睡前,必然嚷著要外婆被潛規則,有時候夢里還嚷著外婆。盡管我的心泛醋勁,卻也搞清楚,孩子只跟他呆在一起時間長人最親。最痛苦是指雙休日日帶兒子回家了,他對于家中不適應,稍不留神,兒子便會發燒咳嗽。每當這時,我就感覺愧疚兒子太多。
盡管我替他購買了很多玩具書,但是放心不下老年人對兒子的隔代教育。因為外婆外公的過分寵愛養成它的霸主風格,有一次搶隔壁鄰居小朋友的玩具,還抓爛了別人的面容,我氣呼呼的經驗教訓他一頓,媽媽卻指責我不愛兒子,盡管我勇敢地想改正你這個缺陷,但一送到外婆家,又故伎重演。
一直期待有更多的時間守候兒子,禮拜天我總盡可能回絕交際,有時候備課教案和寫畢業論文也要等到兒子酣睡之后再下筆。即便這樣,也老覺得愧疚兒子,特別羨慕能天天都守候小寶寶的媽媽們。
禮拜天媽媽,真是無奈的選擇。那就好好利用周末時長陪寶寶快樂的渡過每個周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