滌綸(聚酯纖維)和腈綸(聚丙烯腈纖維)都是非常常見的合成纖維,但它們在生產原料、性能特點和應用領域上有著顯著的區別:
1. 化學本質與原料來源
- 滌綸:?學名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纖維。主要原料來源于石油化工產品(對苯二甲酸或二甲酯和乙二醇)。
- 腈綸:?學名聚丙烯腈纖維。主要原料也是石油化工產品(丙烯腈,通常還加入少量其他單體如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等改善性能)。
2. 主要性能特點
滌綸:
- 強度高、耐磨性好:?在合成纖維中耐磨性名列前茅,非常耐穿,抗撕裂。
- 彈性好、抗皺保形性極佳:?衣服不易起皺,洗后能快速恢復原狀,挺括有型。
- 耐光性好:?僅次于腈綸,長時間日曬強度損失較小。
- 耐化學性好:?對酸、堿、氧化劑等有較好的抵抗力,不易被腐蝕。
- 吸濕性差(親水性差):?這是其最大缺點!穿著時易感覺悶熱、不透氣,易產生靜電、易沾灰。
- 易起毛起球:?尤其是短纖維織物。
- 染色性較差:?需要在高溫高壓下用分散染料染色。
- 熔點較高(約260°C):?耐熱性較好,熨燙溫度可以較高(但需注意化纖可能熔融)。
- 耐微生物性好:?不易發霉蟲蛀。
腈綸:
- 手感柔軟、蓬松、保暖性好:?最突出的優點!?其保暖性接近羊毛,手感豐滿、柔軟、蓬松,有“合成羊毛”之稱。
- 耐光性最好:?在常見紡織纖維中耐日光性最好,長期暴曬強度損失很小,非常適合戶外織物。
- 彈性較好:?比滌綸稍差,但優于錦綸。
- 耐熱性一般(軟化點約190-240°C):?熨燙溫度不宜過高,高溫下容易泛黃、發粘、強度下降。耐濕熱性較差(如蒸汽熨燙或高溫水洗需謹慎)。
- 強度中等:?不如滌綸、錦綸、丙綸高。
- 耐磨性較差:?不如滌綸、錦綸、丙綸。
- 吸濕性差(親水性差):?與滌綸一樣,易產生靜電、沾灰、穿著悶熱感。
- 易起毛起球:?比滌綸更易起球。
- 染色性尚可:?可用陽離子染料等染色,色澤鮮艷。
- 耐酸堿性較好:?對氧化劑和一般有機溶劑穩定性較好。
3. 主要應用領域
滌綸:
- 服裝:?大量用于各種外衣(襯衫、外套、褲子、裙子)、運動服、制服、填充物(作為中空纖維)、雨衣、風衣等。常與棉、粘膠纖維等混紡(如滌棉、滌粘),以改善吸濕透氣性。
- 家紡:?床單、被套、窗簾、沙發布料等。
- 產業用:?繩索、帳篷、帆布、輸送帶、輪胎簾子線、濾布、無紡布(如土工布、醫療用品)、縫紉線等。其強度和耐用性在此領域應用廣泛。
- 填充物:?絮片、枕頭填充物等(中空滌綸)。
腈綸:
- 服裝:?主要用于仿毛制品。針織品:毛衣、毛線、圍巾、帽子、手套;仿毛皮(人造毛皮);蓬松的冬季外套(如棉服、羽絨服替代填充物,或面料);毛毯(拉舍爾毛毯常用腈綸)、地毯(尤其是長毛絨地毯)。
- 因其保暖性和蓬松感是核心優勢,多用于需要類似羊毛效果的領域,較少單獨用于對強度耐磨要求很高的外衣面料。
4. 洗滌與保養
- 滌綸:?通常比較耐洗,機洗一般沒問題。耐熱性較好,熨燙溫度相對可以高一些(但仍需看具體面料,避免過高溫度直接接觸導致熔融)。快干。
- 腈綸:?洗滌溫度不宜過高(尤其避免長時間高溫洗滌),避免劇烈揉搓以防過度起球和變形(尤其是針織品)。熨燙溫度要嚴格控制(低溫熨燙,最好墊布),避免高溫導致織物破壞。快干。

簡單來說:
- 如果你需要一件結實耐穿、不易皺、好打理的衣服(比如襯衫、外套、褲子、戶外運動服),滌綸或其混紡是更常見的選擇。
- 如果你想要一件手感柔軟、蓬松保暖、像羊毛一樣的衣物(比如毛衣、圍巾、毛毯、蓬松外套),那么腈綸或其混紡則是更常用的材料。
兩者在吸濕透氣性方面都不佳,穿著時都可能感覺悶熱,這是合成纖維的普遍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