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克球需要的場地面積中等,場地可室內可室外,屬于隔網揮拍運動。運動時身體以橫移為主,兼具跑跳。運動以單人/雙人為主。
那么我們可以得到運動的特點:相較于不隔網的對抗性運動(足球籃球飛盤等),受傷風險比較低。和揮拍運動(乒羽網)相比:上手門檻較低(相較于網球);新手也能有一定的運動量(相較于乒乓球);運動場地限制小(相較于羽毛球)。
整體來看,不談技術特點,單看滿足業余球友的運動需求,匹克球就是和羽毛球在同一的生態位。而我國的羽毛球非常發達,有強大的先手優勢。相較于羽毛球,唯一的優勢就是可以有室外場地。網球室內室外場地的價格對比大概是(100/200),考慮到羽毛球室內價格一般在100以內,以及羽毛球/匹克球場地明顯小于網球,基本可以認為室外場地的價格優勢不明顯。
歐美國家的匹克球能夠爆火,很大程度上源于“羽毛球生態位”的缺失。網球場地大、上手門檻高;籃球對抗性高易受傷等。由于羽毛球不發達,歐美國家缺少一個場地大小適中,上手門檻低,受傷風險不高,運動量偏大的運動。匹克球正好補上了這個生態位。加上技術動作和網球有些淵源,相應的土壤能更快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