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衡量發展過程的難關。
當然公司只是暫時的困難,堅持下也是應該的,即便更換了工作,是否能夠保證達到自身的預期值內。
如果公司所經營的行業屬于傳統行業,也將持續走下坡路,那就沒有堅持的必要了。及時的止損才是明智的選擇,等待著后期的經濟補償,也許到頭成為了空頭支票一張。
遇見難關也是正常事,卻要看能否順利通過。要根據公司發展的歷程來確認,有些數據雖然是機密的,但從日常的表現中還是能看出來端倪的。多跟財務人員進行溝通,他們掌握著經濟的命脈,更能清晰了解到運營狀況。
第二、拒絕“裸辭”。
即使公司的難關過不去了,也要有規劃的進行后期的工作,不能盲目的從大流,從而受到挨揍!
1、維護自身權益。
了解勞動法,公司的降薪行為是否存在違規行為。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五條,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且采用書面形式變更勞動合同內容(包括工資調整)是合法的。若公司未經勞動者同意單方面降薪20%,則屬于違法行為。??
存在了違法行為,就要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身權益,不能選擇任命撤離。
收集證據后,到勞動仲裁申請仲裁。
2、經濟儲備。
每次離職最讓人糾心的就是經濟壓力,本身工資不夠能存下來的更少。若沒有經濟儲備,將如何度過“空窗期”和試用期。
有了想法就要提前做準備,能節省的就要節省下來,畢竟后期花銷還是挺大的,經濟壓力穩定了,工作的心也就沉穩了。
3、尋找下家。
這份工作的結束,也是下份工作的開始。提前根據市場的發展做準備,多投簡歷參加招聘會,能了解到公司對求職人員標準的需求,有規劃的行動容易提升成功的幾率。
想要找個合適的下家很難,可選擇適度的工作進行過渡,積累著工作經驗的同時尋找心儀的工作。
4、提升技能。
具備不可替代性,才會有更多的話語權。你的價值決定著你的地位,你不努力誰替你堅強。把提升的重心放在自身,將會不懼風險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