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考慮是否接受這份工作時,需綜合評估以下關鍵點,權衡利弊:
一、潛在優勢
- 經驗積累
作為應屆生,若暫無其他機會,該公司可能提供財務咨詢行業的入門經驗,尤其涉及多崗位輪崗,有助于拓寬技能面。
二、主要風險與問題
社保與公積金不合規
- 法律風險:根據《社會保險法》,用人單位應在員工入職30日內為其繳納社保,滿一年才交屬違法行為。公積金依據《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也應依法繳納。
- 后果:公司若長期不合規,可能面臨處罰,而員工將失去社保權益(如醫療報銷、失業保障等),影響個人信用(如公積金貸款)。
違約金條款無效性
- 法律依據:《勞動合同法》規定,僅專項培訓或競業限制可約定違約金。強制干滿一年否則賠償的條款無法律效力,即使簽署也可通過勞動仲裁維權。
- 風險提示:公司若堅持此條款,可能存惡意用工傾向,需警惕其他潛在侵權行為。
薪資與穩定性問題
- 薪資水平:實習期約2900元/月(含獎金),需對照當地生活成本(如房租、通勤)評估是否可持續。
- 公司存續風險:初創公司存活率較低,若短期內倒閉,可能面臨欠薪或無離職證明等風險。
三、行動建議
協商關鍵條款
- 明確要求依法繳納社保(可接受試用期后繳納,但最晚不超過入職30天),公積金可協商但需爭取。
- 拒絕簽署含違約金的合同,或書面注明該條款無法律效力。
核實公司合法性
- 查證公司營業執照、實際辦公場地,通過企查查等工具了解法人信用記錄,避免陷入空殼公司或傳銷陷阱。
備選方案與風險預案
- 短期過渡:若無更好選擇,可暫時入職但保持求職狀態,同時記錄考勤、工資單等證據以備維權。
- 法律準備:留存勞動合同、溝通記錄,若發生欠薪或糾紛,及時向當地勞動監察部門投訴或申請仲裁。
職業發展權衡
- 評估崗位能否帶來有價值的技能或行業資源。若工作內容雜亂且無培訓體系,可能不如選擇更規范的實習機會。
四、結論
若公司拒絕調整社保和違約金條款,建議謹慎考慮。優先選擇合規企業,即使薪資略低,權益保障更重要。若選擇入職,務必保留所有勞動關系證據,確保隨時可依法維權。應屆生的第一份工作對職業觀念影響深遠,需平衡短期生存與長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