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中意味著土地的利用率不高,限高100米的地方,別人可以蓋33層住宅你只能蓋20層,面積少了三分之一,開發商才不干。他要干就得加單位面積的價錢,走豪宅路線了。國家在宏觀層面上也不想看到土地利用率不高。
如題主說的,在鄉下還是不太講究土地利用率這些玄乎東西的。那5米層高意味著什么呢?
更多的建筑材料 這很好理解了,高當然要更多的材料來圍合。
浪費更多的能源 更大的空間意味著更大與外部環境的接觸面,本來客廳兩匹的空調剛好現在非得三匹才能涼快下來,冬天也是,本來一個暖爐夠了現在非得再來一個,本來40w的燈剛好現在得兩。空間大了,自然要更多能源來維持我們人體舒適的溫度、濕度、照度等(這里不討論設計水平差距)。
生活習慣上的改變 本來上個凳子就能換燈泡,現在非得上個腳手架。本來從沙發三步到廁所,現在得十步,倒是無形中增加了很多運動量。
?過小、過低的空間會限制人基本的活動、會壓抑,人在過大、過高的空間中走動運動量會增大、沒有安全感。
所以,居住建筑中常見2.8-3.2米的層高是綜合考慮人的尺度、生活習慣、資源、心理等綜合出來的一個舒適、經濟的高度。如果你夠土豪、你家人身高很高、你喜歡在家蹦跳練彈跳力等等,參考以上123456點后你可以做3米以上的層高,衡量利弊根據自己需求來定,事實上也有很多人這么做。
PS:國家規范商品房最低層高是2800mm,超過5100mm(各地方標準不一樣)要算兩層的面積。因為5100mm可以做夾層了,防止開發商偷面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