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石灰石生產水泥的過程主要分為原料處理、高溫煅燒和粉磨三個階段,其核心是通過化學反應生成具有水硬性的硅酸鹽礦物。以下是具體步驟及化學原理:
1. 生產流程
(1)原料制備
- 原料配比:石灰石(主要成分為CaCO?,含量約80%)與黏土(提供SiO?、Al?O?和Fe?O?)按比例混合,必要時加入鐵礦石或砂巖調整成分。
- 破碎與均化:原料經破碎、研磨成生料粉,并通過預均化處理確保成分均勻。
(2)高溫煅燒(核心階段)
- 預熱與預分解:生料進入預熱器,利用窯尾廢氣預熱至800°C,碳酸鈣部分分解(預分解技術可降低能耗)。
- 回轉窯煅燒:
2. 化學原理
水泥硬化的核心是熟料礦物與水反應生成水化產物:
?
- 硅酸二鈣(C?S):貢獻后期強度,反應較慢。
- 鋁酸三鈣(C?A):水化最快,需石膏抑制過快凝結。
- 鐵鋁酸四鈣(C?AF):提高抗化學侵蝕能力。
3. 關鍵參數
- 石灰飽和系數(LSF):控制CaO含量以確保充分反應。
- 煅燒溫度:需達到1450°C以上以形成C?S。
- 冷卻速率:急冷可防止C?S分解為C?S和游離CaO。
總結
水泥生產本質是通過高溫煅燒使石灰石中的CaCO?轉化為活性CaO,并與硅、鋁、鐵氧化物反應生成水硬性礦物。現代工藝(如新型干法窯)通過預分解技術顯著降低了能耗和碳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