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產婦檢查項目
一般體格檢查
- 血壓、體重:監測是否恢復正常,排除妊娠期高血壓遺留問題。
- 血常規:檢查是否存在貧血或感染(如發熱、惡露異常時需排查)。
- 尿常規:排除尿路感染或妊娠期糖尿病遺留問題(如有糖尿病史需復查血糖)。
婦科及生殖系統檢查
- 子宮恢復:通過觸診或B超檢查子宮是否縮回孕前大小,確認無胎盤殘留或子宮復舊不全。
- 宮頸、陰道及會陰傷口:檢查側切或撕裂傷口的愈合情況,有無紅腫、感染。
- 惡露評估:確認惡露是否排凈,異常出血需排查原因(如殘留、感染等)。
盆底功能評估
- 檢查盆底肌張力,評估是否出現子宮脫垂、膀胱膨出或壓力性尿失禁,必要時建議盆底康復治療。
乳房檢查
- 觀察哺乳情況,檢查乳腺是否通暢、有無乳腺炎或乳頭皸裂,指導母乳喂養技巧。
心理狀態評估
- 通過問卷或問診篩查產后抑郁、焦慮等心理問題,提供干預建議。
二、嬰兒檢查項目
生長發育評估
- 身高、體重、頭圍:對照生長曲線,評估營養攝入是否充足。
- 皮膚與黃疸:檢查黃疸是否消退,皮膚有無異常(如濕疹、感染)。
器官功能檢查
- 心肺聽診:排除先天性心臟雜音或呼吸異常。
- 髖關節發育:通過體格檢查或B超排查發育性髖關節發育不良(部分醫院開展)。
- 臍部護理:確認臍帶脫落且無感染。
喂養與排泄情況
- 詢問母乳/配方奶喂養頻率、排便次數及性狀,指導科學喂養。
疫苗接種核對
- 確認是否按時接種卡介苗、乙肝疫苗等,安排后續計劃。
三、注意事項
- 異常癥狀需及時就醫:如持續腹痛、發熱、惡露異味、會陰傷口紅腫滲液等,無需等待42天復查。
- 避孕指導:醫生可能根據恢復情況建議避孕方式(如哺乳期避孕藥、避孕環等)。
- 運動與飲食建議:指導逐步恢復運動,加強鈣、鐵等營養攝入。
通過全面檢查,能及早發現并處理產后問題,促進母嬰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