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之前,劉國梁可以實現穩定的利益輸送,包括但不限于出成績,搞項目,造聲勢等,正因如此,他作為一個“執行者”,才一直被保護在崗位上。
但是執行者意味著離開了這個崗位就失去了這份權力。作為乒協主席的劉國梁可以對運動發展指手畫腳,但是作為自由人的劉國梁不可以。
所以對利益分配的執行者來說,保人就是保崗,保崗就是保人。
下臺不是意味著博弈的開始,而是意味著博弈已經結束了。
接下來博弈的重點不是劉國梁會不會被查,而是劉國梁會被查到什么程度
是被連根拔起,根除積弊,還是只打出頭鳥,剩下的私下解決。
是把利益網一網打盡,還是誅絕首惡,殺雞儆猴。
現在爭議的焦點只有這個了。不存在平穩落地的說法,哪怕現在說了不少“認可貢獻”的好話。
有人說這意味著劉國梁還要繼續高升。他有編制嗎就高升,乒協是社會團體,可以兼任,但沒有調任的說法。參考王勵勤,人家那是正經的體制內。
我個人更希望看到大清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