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普通消費者買燈是為了解決照明問題,有一個參數比功率更有效描述一個燈的亮度的,這個參數就是光通量。
光通量(lm): 光源所發出總的光量,單位為lm(流明)。注意選燈夠不夠亮主要看光通量,而不是看功率。
而有另一個參數更能表述這款燈是否節能的,這個參數是光效。
光效(lm/W):燈具發光的效率,1W功率所能發出的光通量。同樣光通量輸出燈具,光效越高就越省電,光效越高需要的功率就越小。
白熾燈的光效大概是15lm/W,熒光燈的光效大概是70lm/W,LED燈具的光效一般75-150lm/W
在專業的市場里都是光通量與光效或者功率聯合來講的,在家居照明市場一般只講功率,這是因為功率這個概念已經深入民心,從小到大大家選擇光源時就習慣了買多少W的。
但在LED時代,光效跨度這么大,舉個例子,照明一個10平方的房間需要一個1200lm的燈具,光效80lm/W的燈具需要一個15W的燈,但如果是120lm/W光效的燈只需要10W。哪個更節能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