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理解為什么都是“必須學的”。學這些的孩子后來都怎么樣了?書法家,鋼琴家,主持人還是翻譯?
如果為了學而學,或者看別人家孩子學也得學,那就大可不必了。這完全是家長的焦慮啊。
就在前幾天,我老公的同事發牢騷,她家女兒和我家孩子一樣大,當時為了女兒上學花200多萬買了學區房。
現在她說,除了學區房漲價了是個安慰,其他方面孩子都沒有按她想的樣子發展。從小學鋼琴,現在不彈了;學游泳,現在不會了;學英語,被機構坑了,報了班機構跑了,也就不了了之。
現在初中二年級了,前年搖號搖個片區內普通學校,也不如意。
所以說,家長的想象和焦慮不一定是孩子想要的。了解自己的孩子,在他感興趣的地方培養一兩個就行了,也就是個興趣愛好,沒必要那么較真。
孩子累,家長不累嗎?家長累了情緒不好,回家發泄到孩子或者家人身上就更不好了。何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