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列舉一些出來,供您理解與參考:
學校的“科技建議小征集”活動:
在這次活動中,我們結合此前一直陪孩子尋訪家鄉的古代水井、泉水,發現其中很多已經廢棄,或者面臨被回填的可能。出于保護文物和水體的想法,在“征集表”中填寫了這一情況,并盡孩子所能(他自己可以做到的),填寫了一些調查、保護的設想。這張不起眼的“征集表”,最終把孩子帶入了全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的決賽中,并取得了一等獎。
學校的“民族團結云隊會”活動:
在孩子班級舉辦的與千里之外的邊疆省份的孩子們通過視頻連線。本來,孩子只是一個“打醬油”的參與者。但是,在此之前,由于在“中國邊疆紀行”的紀錄片里,看到了邊疆一些地區的孩子缺少必要的娛樂設施(紀錄片拍攝的比較早,現在應該完全改觀了)。于是,就商量著能為那些小伙伴們做些什么。最后,我們全家決定捐贈一些樂器。孩子主動地表示,愿意把自己競賽的一筆獎金捐贈出去。后來,遇到了“云隊會”這樣的機會,我們就做成了這件事。孩子成了那次活動最“亮眼”的娃。千里之外的孩子們也非常開心,在一段時間后收到了全部的禮物。此后,兩個省的孩子們成了“筆友”,互寫書信。自己的孩子也獲得了一捧哈達。在這件“本來與自己無關”的學?;顒又?,孩子(包括我們做父母的)都得到了教益。
學校的“安全周意見征集”活動:
此前,我們家居住在老小區,樓房老舊,外立面經常掉落建材,有些危險。孩子從小就注意到這個情況,我們平常晚間在散步時,也會邊走邊觀察外立面的安全隱患,并討論如何才能解決這個問題。時間長了,對于各個樓房外立面的隱患,孩子也熟悉在心了。拿到這個活動通知后,我們立即想到了“老樓房的外立面隱患”。于是,說干就干,孩子拿著紙筆,在小區穿行,重新梳理隱患樓房。我幫著他就小區的衛星地圖和2D地圖做截屏。最后,把地圖上的樓號,與孩子記錄的樓號一一對應上。徹底對小區100多座老式樓房做了一個“普查”。最后提交了上去。這次征集活動,由于孩子提交了真正在現實中有價值的建議,并且已經為解決這一現實問題,考慮了多個解決方案。在小學畢業前,孩子當選本省的“少代會”代表,把建議寫進了提案里,帶到了會場上。
寫到這里,可能會有朋友認為:
“你舉出的例子,最終幾乎都指向一些榮譽和獎勵。這就是你們做這些事情的目的吧?”
作為“初為父母”的我們,跟大家一樣,都缺乏教育孩子的經驗。而孩子進入小學之后,早上送到學校,中午小飯桌,下午再回家。這一整天的時間,幾乎都處于家長不了解情況的“黑箱”中。而所有的學?;顒樱谖覀兛磥恚褪恰皩W校又提供了幫助孩子成長的機會”,所以,本著這樣一個初心,認真參加。因為,這樣的活動孩子們都感興趣,我們愿意看到孩子開心。
而上述的所謂獎勵、榮譽,無一例外,全部都是意外。什么是“意外”?意外就是,我們事先不知道、事中不知道,最后才被學校通知“孩子又為學校爭了光”。而真正值得“炫耀”的反倒不是上面列出的這些事情。而是下面的收獲:
1、上面舉出的例子之外,還有n個類似的例子,不贅述??傊⒆釉诿恳淮巍皩P膮⑴c”中都獲得了情緒價值和真正的“能力的增加”;
2、在省科創大賽上,孩子面對來自全省的老師、省會的市民,一改往日的拘謹,侃侃而談。甚至在下午2:00-3:00之間的“休息期間”,在整個會展中心,主動“拉人”。大家看到一個8歲的小孩子那么熱情,都不太好意思拒絕。結果就是,在小學組他的展位上,圍觀了大量的人群;
3、在上述科創項目獲獎之后,獲得了本地一位副市長的關注,他找到孩子,當面鼓勵他把這件事堅持下去,并告訴孩子,會把他的調查結果,轉給一些專家,聽取他們的意見。一年后,我們之前經常前往的一處荒廢的古跡,被重新修繕,變成了一方街邊公園。另有本地文史專家為古跡重新撰寫碑文,還專門修建了牌坊。每次跟孩子路過那里,我都跟他媽媽一起對孩子說:“這是你為家鄉做出的貢獻喲!”(雖然沒有直接證據說明兩件事有因果關系,但是我們這樣鼓勵孩子);
4、后來,孩子真的把這個愛好堅持了下來。至今已經有7年了。在尋訪家鄉古跡并進行調查、記錄這件事情上,孩子必須大量閱讀、檢索文獻、查找資料,有時遇到尋訪失?。ㄕ也坏劫Y料中的古跡),還要在附近尋找村民,一口一聲“爺爺、奶奶”,從老人家們那里發掘古跡的來歷與近況;
5、回顧這些尋訪過程,不僅要閱讀很多歷史讀物,還要知道家鄉從古到今天的地理變遷。一些河道消失了,一些河道改道了,一些地區成為黃泛區被反復淹沒。古籍上記載的一些景物、事物的位置,就因為上述原因出現了極大的干擾。這使得孩子去主動學習一些地理變遷的知識,并在今天城市的蛛絲馬跡中尋找古代的遺存。這不僅成為他的愛好,也成為了我們全家熱衷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