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預招標階段,供應商通常不應直接支付或收取代理費,主要原因如下:
合規性考量
- 根據《招標投標法》及相關規定,招標代理費用一般由招標方承擔(如委托代理機構進行招標組織),或在中標后由中標方支付(需在招標文件中明確約定)。
- 若要求供應商在預招標階段支付代理費,可能涉嫌不正當收費或利益輸送,違反公平競爭原則,存在法律風險。
階段性質差異
- 預招標階段通常處于需求梳理、文件準備等前期工作,供應商尚未正式參與(未發布招標公告或邀請),此時向其收取費用缺乏合理依據。
- 代理費主要覆蓋招標流程中的組織、評審等服務,與供應商的正式投標行為掛鉤,而非前期準備。
風險提示
- 若招標代理機構私下向供應商收取費用,可能影響招標公正性(如傾向特定供應商),易引發投訴或法律糾紛。
- 政府采購項目對此尤為嚴格,通常禁止供應商承擔代理費用;商業項目需在合同中明確約定,避免違規。
建議做法:
- 代理費用由招標方支付,或在中標后由中標方按約定比例承擔。
- 確保收費方式透明合規,避免在預招標階段與供應商產生資金往來。
如需具體操作,建議咨詢法律或招標專業人士,結合當地法規細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