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理解錯了聯系匯率制度。學過基礎經濟學的人都會知道蒙代爾不可能三角,即自由流動的資本,固定匯率和獨立的貨幣政策三個不可能同時滿足。比如,香港的選擇是前兩個,因此必須選擇一個貨幣政策的錨,因為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因此最好的錨就必然是全球貨幣美元。不僅香港如此,人民銀行執行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下,人民幣也和美元軟性錨定,總是控制在1:7附近。
但是,錨定美元和美元代金券是兩碼事。事實上,港幣對美元并不固定在1:7.8,是金管局通過公開市場操作和外匯基金,盡力把匯率控制在這附近,而不是港幣可以直接兌換美元。
而匯豐、中銀香港和渣打三家銀行,是通過向金管局上交1美元,來換取7.8港幣的發行權。上交的美元,會納入到外匯基金中作為穩定匯率的彈藥;而三家發鈔行在拿到發行權后,印制紙幣,也就有了銀行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