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央行承諾提供的5000+10000億額度的證券便利互換。相比國內大部分人至今的懵逼狀態,老外太知道,這個便利互換是個什么貨色了。因為這東西的發源地就在美國。
TSLF,定期證券貸款工具,金融機構可以憑借手上的有價證券,以此為抵押,問美聯儲換取國債等高流動性資產,賣出后獲得的流動性,用于其他資產的買入。
這個東西第一次被創造出來是2008年3月用來應對次貸危機,2020年3月的疫情熔斷時,被再度啟用。可以說,TSLF和QE一樣,都是美聯儲發明出來應對金融危機,并且起到過非常良好效果的救市大殺器。
而我們這次的證券便利互換,在底層邏輯基本一致的情況下,還具備了兩大中國特色,
首先,美國版的TSLF,第一個字母T,term,定期。也就是說這玩意兒創設初期就是應急用的,所以最初他的期限只有28天,后面到了2009年,隨著次貸危機的深入,一度延長到84天。但是無論怎么樣,這都是個應急的政策,期限很短。而我們這邊,等于把TSLF的T拿掉了,就現在的公開信息來看,央行提供的這個互換,至少從總額度來看,是沒有期限的,一定要加個期限,希望是一萬年。
其次,美國版的TSLF,主要是為了應對金融市場的流動性危機。次貸時候,因為金融市場動蕩,股市的流動性出現問題,金融機構需要應對流動性擠兌,而手上的股票資產因為市場的下跌,無法快速兌現,或者兌現會對市場造成更大的沖擊。所以這個TSLF是給金融機構暫時不用拋售手上的低流動性證券,而是以此為抵押,換取高流動性資產應急用的。所以它并不主要針對股市,充其量是個市場的穩定器而已。而到了我們這邊,央行直接明確了,獲取流動性的唯一去向,有且只能是股市。所以這個工具一下子從美國的非定向工具變成我們這里直接利好股市的定向策略。
參考我們這次同步推出另一項性質幾乎一樣的工具:企業股票回購專項債的利率,僅僅只有1.75%,那么大概率這個中國版TSLF的資金成本大致不會超過2%。而現在滬深300的加權股息率在3%,而總體紅利板塊的股息率接近5%。所以這個工具對于大資金而言,短期就是一個無風險套利。當然隨著股價的上漲,這個套利的空間會快速收窄,早上車的早好,所以你知道為什么外資這兩天像瘋了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