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二戰結束到2021年底,美聯儲共搞了13輪加息,平均每輪大約25個月,但這次加息到現在已經30個月了。
美聯儲遲遲不降息,說明兩點:
想收割中國這個大體量;
兩國金融戰打得異常激烈。
就類似于在賭桌上輸紅眼的人,孤注一擲,想通過一把把輸的錢都贏回來。
一旦把東大打趴下,收割的可是百萬億美元級別的體量,不僅可以把35萬億的天量債務搞定,還可以在世界霸主的位置上再續命100年。
實際上在美國計劃里,我們也是被圈養的一只肥羊。
中國經濟的騰飛離不開一個關鍵事件,2001年加入世貿組織。因為擔心會成為他們的一大威脅,在入世前的十幾年,我們受盡阻撓和屈辱,進群比登天還難。
轉折點是在克林頓上臺后,這哥們跟美國很多政客觀點不同,他認為:
1,東大掀不起大的風浪。
因為當時中美綜合國力不在一個檔次,美國還沒把中國看做一個最主要的競爭對手。
90年代中國經濟剛剛起步。1994年中國大陸GDP還不到美國的十分之一,甚至連臺灣省的GDP 都占到大陸的接近一半;加上冷戰后美國一支獨大,在世界上橫著走,當時根本看不上中國。
2,中國的體量,簡直就是一個巨型提款機。
中國人喜歡囤糧,老美喜歡搶糧;
在他們眼里,中國辛辛苦苦賺的錢,是可通過屢試不爽的美元潮汐收割,最后還要回流到美國。
雖然后來反華的神棍小布什上臺,但恰好這時候911事件發生了,美國反恐需要中國的支持,我們就順利地加入了世貿組織。
就在美國人在干完伊拉克,打完阿富汗反恐戰爭,在世界一騎絕塵的那幾年,在東方的土地上,偉大的中國人民正默默承受著時代的重壓,如同堅韌的竹子在風雨中彎腰卻從未折斷,在沉默中一點點積蓄力量,潛龍在淵終于等來了騰飛的那一刻。
等美國回過頭來發現,中國已經發展了起來,強大到已經沒法控制。
一方面,2014年中國的GDP首次達到了美國GDP的60%,2018年達到66%,2020年已經超過美國的70%!體量方面不相上下。
另一方面,近些年中國的高鐵、5G、人工智能、支付、新能源等領域幾乎世界領先,實現了彎道超車;另外,中國與俄羅斯、伊朗、沙特、巴西等國家達成貿易用人民幣結算,實際上就是對美元霸權的釜底抽薪,動了美國人的奶酪。
所以,如果這時候收割中國既可以宰肥羊補虧空,又可以打擊最大的競爭對手,一箭雙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