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土木工程專業不存在畢業送外賣的無奈情況,除非那個人喜歡送外賣。土木工程也不是建筑學這樣,僅僅靠房地產行業吃飯?;A建設還有那么多苦要吃,還有那么多難要過,補課永不停歇。
土木工程畢業生,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工作環境差,居住條件差,時薪低。睜眼工作,閉眼休息。
因此很多年輕人不愿意來干,可以理解,人之常情,這靠極致內卷壓榨底層的畸形行業,早該感受用人荒,回到改善工作環境,高薪拉人的正軌上。
反正進了這個內卷賽道,那就卷唄。
本科生兩條路,考編,考研。
別以為考編容易,千軍萬馬過獨木橋,挨了工地毒打,才知辦公室的幸福。多少人在工地碰了一鼻子灰,再橫下一條心要入體制門,所以,天真懵懂的大學生,想應屆就上岸拿鐵飯碗,就先準備,早準備,好好積累。成績搞好,學會做人做事,緊跟輔導員,抓好學生干部的線,早入黨。
考研也是苦力活,難堅持。但是比起生活的苦,考研只能算開胃菜。行業遇冷,那就往上卷唄。目標科研,狂刷GPA,四六級打通,有余力就再跟老師搞一下挑戰杯,結構設計競賽,力學競賽,為保研和考研復試攢分。絕對功利化,一切只為拿獎拿證。
讀研就沖博,拿了博士再去卷公務員,想拿教職,請繼續去海外博后再回來,別看時間長,從發展機會看,起碼比其他人走了捷徑。
利益相關:土木世家,自己教了十幾年專業課,經歷了一個地方高校土木工程從無到有,由盛到衰的全過程。
創立之初,缺老師不缺學生,自己從畫法幾何、工程制圖、CAD、房屋建筑學,三大力學、施工、PKPM上了個遍,這樣一個師范出名地方高校,女生比男生多,沒有工科底蘊,實驗設備奇缺,摸著石頭過河,2010年招120人卻有600個第一志愿上線,最后學校追加了60個招生指標給土木工程。招個碩士當二本老師,都不容易。
到了2018年,第一次出現了第一志愿招不滿的情況。而學校不再接受碩士應聘土木工程專業的老師。
到2024年 ,土木工程計劃招收120人,第一志愿上線70人。土木換皮智能建造專業也沒逃脫大家的慧眼,招70人只有三十多個報的。
這里第一志愿,指學生填報本校的六個志愿里有土木工程專業。也就是,剩下被調劑的人都沒填土木工程,只是因為專業調劑才被調過來的。由于拉低了學校的投檔線,學校明年對土建類砍一半招生計劃。
今年就業單位也不好,往年熱氣騰騰的施工央企或國企都在韜光養晦,哪怕進人也是精挑細選。只能去給小公司野生包工頭打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