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稱檢測的多款薯片樣品的2A類致癌物丙烯酰胺含量高于歐盟設定的基準水平值(750μg/kg),其中三款薯片的丙烯酰胺含量超過了2000μg/kg。從整體情況看,熔烤型薯片丙烯酰胺平均含量為油炸型薯片平均含量的6倍。看來薯片不能吃了。
不用太擔心薯片中的丙烯酰胺。食品中出現丙烯酰胺是因為食物中的一些還原糖和某些氨基酸在油炸、烘培等烹調過程中,在高溫作用下,通過美拉德反應產生的。除了薯片中會產生丙烯酰胺,自己在家料理土豆等淀粉含量高的食物也會產生丙烯酰胺。其次,雖然丙烯酰胺是2A類致癌物,但它指的是可能對動物致癌,尚未有證據表明對人體致癌。人吃進去的丙烯酰胺量也并不多,總體來說是安全的。此外,歐盟目前并未出臺丙烯酰胺的限量標準,其提出的一些降低食品中丙烯酰胺的操作指南只是用于督促和指導相關企業降低丙烯酰胺含量。因此,薯片丙烯酰胺超標的說法是一種誤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