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生活中人工智能的運用情況堪憂,別說什么自動化,一般企業連定期/按筆扣的銀行手續費都依賴人工操作。大家可能覺得這種最簡單的“借:財務費用 貸:銀行存款”的分錄為什么無法通過系統自動化處理呢?除非超大型集團公司能夠(1)搞定所有銀行開放下端接口給企業;(2)自身系統開發團隊足夠強大;(3)愿意花成本去推進;(4)自身財務系統支持個性化定制(例如orcale,可是它超級貴呀),否則就是一個會計拿著一疊銀行回單一條條錄、一個出納拿著對賬單一筆筆核對。大家想來很輕松的問題,現實中更多情況是不同銀行不同的核心業務系統數據格式不一致、甚至很多銀行出于網絡安全不愿意開放下行接口對接,以及企業沒有足夠的開發人員和成本去消耗。我知道知乎上AI統治人類指日可待,但是根據我工作中的接觸(金融機構,二級市場交易多),最簡單的圖片格式對賬單轉換成數字取金額都沒有很完美的方法,哪怕文字識別程序很好用并且有99.99%的準確率,誰敢承擔0.01%的錯誤的風險呢?金融行業已經算比較有資本的機構,對應的財務軟件供應商恒生/贏時勝/金證都沒有很好的解決方法,其他行業應該不會更先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