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從疫情那段時間開始,微信上各種月入2萬的廣告推送鋪天蓋地,連會玩手機的賣菜的大媽都想和人聊天賺錢了(某代理心理咨詢師考試的機構的銷售人員反饋不少45歲以上的大媽想考此證)門檻低,考試簡單,你說這種證的含金量高不高?但是機構的人私下說考出來了他們的證,學員之后拿著這個證所做的民事行為與他們培訓機構沒有任何關系,他們只是負責賣證,況且這個行業是沒有納入國家行政監管系統的行業。意味著你從事此類工作無明確職業發展軌跡、主流群體認可度不高、權益受損無特定保障、業務水平無規范認定。不論學習任何專業,從長期看都是為了優質的就業崗位、更高收入以及優渥的社會地位。建立專業知識及職業技能的壁壘,實現對某些專業知識在熟練程度上具有一定的壟斷能力,這樣才可能獲得高于學歷平均報酬的收益。而一個專業或者行業是個人是個學歷就能隨便進入隨便離開的話,那么往往在就業市場中面臨嚴峻的就業形勢。往往是也是因為這點,很多就讀文史哲社科專業的學生吐槽學習文史哲的就業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