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篩和唐篩是兩個不同的醫學檢查,盡管它們的名稱聽起來相似,但它們的目的和方法是不同的。
糖篩(糖耐量篩查):
- 目的:糖篩主要是為了篩查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GDM)。
- 方法:通常在懷孕24-28周進行。孕婦需要空腹,然后飲用一特定量的葡萄糖溶液(通常是50克或75克),然后在一小時后測量血糖水平。如果一小時后的血糖水平高于一定值,可能需要進行進一步的糖耐量測試(OGTT,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來確診是否患有妊娠糖尿病。
唐篩(唐氏綜合征篩查):
- 目的:唐篩是為了篩查胎兒是否有唐氏綜合征(Down Syndrome)等染色體異常的風險。
- 方法:唐篩通常在懷孕的早期(一般在11-14周)或中期(一般在15-20周)進行。早期唐篩通常包括超聲波檢查和母體血清學檢查(如PAPP-A和β-hCG),中期唐篩則可能包括三聯或四聯篩查(如AFP、hCG、uE3和抑制素A)。這些檢查通過計算綜合風險值來評估胎兒患有染色體異常的可能性。
總結:
- 糖篩主要是檢測孕婦是否患有妊娠糖尿病。
- 唐篩主要是評估胎兒是否有染色體異常的風險,如唐氏綜合征。
兩者針對的疾病不同,檢測的方法和時間也不同,因此在產檢過程中孕婦需要根據醫生的建議進行相應的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