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漢市一兒童內分泌科醫生介紹,其每天接診的患者中,有半數是家長來咨詢孩子身高問題的,以及詢問是否需要使用生長激素來幫助長高。
記者用某熱門搜索引擎搜索“孩子正常身高”,出現在第一位的是某私立兒童醫院的“追高”廣告:“10歲小女孩骨齡正常身高偏矮?孩子身高低于同齡兒童,這是矮小的前兆!不可忽視,家長要注意,如果孩子不長個就要及時帶去檢查,明確原因,防止孩子過早停止生長,影響孩子……”
記者撥通該私立兒童醫院的電話,說明來意后,醫生建議通過軟骨細胞活性度等給孩子做一個精準的身高預測,該醫院關于身高的全項檢查費用是2000多元。“如果周末過來,就只要480元。檢查完后如果需要打激素針,還可以再優惠。”
公開資料顯示,近年來隨著社會需求的增加,生長激素的使用量越來越大。國內一家生長激素龍頭企業收入連年增長,2016年至2020年間,其年收入增長了4倍多,收入90%以上都來自與生長激素相關的產品。
而據業內醫生介紹,兒童生長激素的全稱是基因重組人生長激素,這種生長激素只能用于治療生長激素缺乏癥、特發性矮小、SGA出生后持續生長遲緩、短腸綜合征等,不能擅自擴大治療范圍。
盡管如此,一些家長看到孩子不長個時,仍然避免不了焦慮,想方設法給孩子注射生長激素。一名受訪醫生吐槽,有家長到門診來,要求給孩子做生長激素化驗,醫生說不用做還挨了罵。
何麗就是焦慮家長中的一員。她和丈夫的身高都不太高,孩子可能受遺傳因素影響,從小到大都比同齡人更瘦小。眼看著班上同學的身高一個個超過了自己的孩子,何麗焦慮得整宿睡不著。
她帶著孩子去就醫,要求醫生給孩子注射生長激素。連續注射一年后,孩子的身高從109厘米長到了120厘米,而沒打激素的前一年只長高了五六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