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物理中,麥克斯韋把光看成是一種電磁波,沒有任何粒子的特性;對于實物粒子(如電子、中子、質子等)則被純粹地認為是一種「微觀顆粒」,用于構成更復雜的物質結構,進而構成宏觀實體,沒有任何波的特性。
后來,人們發現諸如 黑體輻射、光電效應、康普頓散射 等現象,無法完全利用光的波動性加以解釋,于是物理學家開始把光看成是一些光(量)子的集合,同時具有波動性。
之后,電子、中子、質子等實物粒子也被雙縫干涉實驗發現具有波動性,具有同光子相同的性質。
于是,物理學把這個光與實物的都具有普適特性稱為「波粒二象性」,光與實物在動理學上由此統一起來,量子物理由此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