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測改變狀態,意識影響物質?
很多人都會提到,在光子雙縫干涉實驗中,當你想去觀測光子的路徑的時候,后面的干涉條紋就消失了
也就是說,光子知道你在觀察它,然后就只表現出粒子性。
這是不是意味著人的意識能改變客觀物質的行為?
這是對微觀實驗的誤解。很多人認為微觀實驗中的“觀察”指的是如下行為:
認為實驗中的“觀察”就是人用眼睛去看
對此,我想說,暫時閉上眼睛,世界就不存在了!再一睜眼,我就創造了整個世界!
實際上,這里所說的“觀察”是用實驗儀器去探測微觀粒子,這樣的實驗儀器往往是這個樣子的:
雙縫實驗中的顯示屏就是廣義上的探測器。
而觀測粒子或者說探測粒子,其實質就是被探測粒子與探測儀器的相互作用,沒有相互作用就無法探測到粒子,
只要有相互作用,就會改變粒子本來的狀態。
所以在雙縫實驗中,如果在一個縫處放一個探測器,這個探測器就會與光子發生相互作用,改變光子的狀態,使光子只表現出粒子性而不顯示波動性。
反過來說,去觀測一個粒子的時候,粒子的狀態沒有發生變化才是不可理解的事情吧!
所以,這里面跟意識沒有任何的關系,一切都是非常自然且可以理解的。